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连线题 回答下列有关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

(1)图1中分子Z的名称是________。
(2)Z物质的形成过程是:光能活化位于______上的____________分子,释放出______,并经最终传递最终生成Z。
(3)在暗反应中,CO2必须与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这是CO2被固定的第一步,RuBP可循环使用,使光合作用不断进行,但O2也可与RuBP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和一个二氧化碳,此二碳化合物不参与光合作用,图2为不同O2浓度下叶表面温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①.据图2,该植物在25℃、适宜光照、1.5%与21%的O2浓度下,每小时单位叶面积积累的葡萄糖的差值是_____mg。(相对分子质量:CO2—44,葡萄糖—180,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结合暗反应的过程,解释不同氧浓度下葡萄糖积累量产生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2说明不同叶表面温度、不同氧浓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连线题 下图为晴朗天气下田间玉米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CO2的浓度(Ⅰl~Ⅰ3)示意图。

(1)空气中的CO2一般占总体积的0.033%,即330mg·L-1,这个浓度与玉米所需的最适浓度1000mg·L-1相差太远。据此,你的结论是________。所以农业生产上要使田间通风良好,作用是___________。
(2)曲线I3所代表的时间是______。
A.中午 ?B.早晨? C.傍晚? D.夜间
(3)从图中可知,玉米光合速率最快的时间段是_________。
A.AB? B.CD? ?C.EF? D.CD和EF
(4)请用箭头标明I1、I2和I3三条曲线中气体的流动方向。
(5)增加玉米田中的CO2浓度,除合理密植、改善通风条件外,还应有的措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下图表示的是一昼夜北方某作物植株CO2吸收量的变化。甲图为盛夏的某一晴天,乙图为春天的某一晴天。对两图的相关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G点,两图中B点植物干重均低于A点时的干重
B.植株有机物总积累量可用横轴上下曲线围成的有关面积表示,适当提高温度可以增加OA的绝对值
C.两图中DE时间段叶绿体中C3含量均减少
D.甲图中E点与G点相比,E点叶绿体中的ATP含量较多
4、连线题 下图是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过程表示_________作用,它包括_________反应和_________反应两个阶段。
(2)图中B表示_____________作用,它包括_________呼吸和_________呼吸两种类型。
(3)B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另一部分能量转移到_________中,供生命活动直接利用。
(4)利用大棚种植蔬菜,如果遇上阴雨连绵的天气,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适当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温度,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5、选择题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是30℃
C.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在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2倍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