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细胞膜不能让亲水的小分子和离子物质以单纯扩散的方式通过的原因是
A.蛋白质的屏障作用
B.磷脂分子尾部的屏障作用
C.磷脂分子头部的屏障作用
D.膜外糖被的屏障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在双链DNA分子中,已知A≠C,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A+T)/(G+C)=1
B.(A+C)/(G+A)=1
C.(G+C)/(A+T)=1
D.(A+G)/(T+C)≠1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双链DNA分子中不配对碱基之和的比值等于1,配对碱基之和在一条链、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均相等,所以B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关于氮循环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遗体中的含氮有机物首先被转化成硝酸
B.圆褐固氮菌不但能够固氮,还能促进植物生长
C.分解者能够直接把含氮有机物中的氮转变为氮气
D.若豆科植物用根瘤菌拌种,就不用施肥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圆褐固氮菌能够分泌生长素。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
B.与抗癌药物结合可制成“生物导弹”
C.体外培养B淋巴细胞可大量分泌单克隆抗体
D.可以在生物体内生产,也可以在体外生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然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下列对此实验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减小容器上方气体压强的作用是减小叶片内空气密度,从而增大叶片密度
②减小容器上方气体压强的作用是减小叶片所受的重力
③给容器内注入NaHCO3溶液的主要目的是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足量CO2
④给容器内注入NaHCO3溶液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叶片内的叶绿素遭受破坏
⑤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因是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的缘故
⑥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因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减小容器上方气体压强的作用是减小叶片内空气密度,从而增大叶片密度,结果叶片沉入水中;NaHCO3溶液水解后形成CO2,所以给容器内注入NaHCO3溶液的主要目的是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足量CO2;光照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附着在叶面上,叶片重新浮出液面。
考点:考查光合作用的条件。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