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DNA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
B.在叶肉细胞中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C.DNA复制过程中,要消耗ATP并且需要酶的催化
D.DNA复制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糖核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NA复制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核酸指的是DNA。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DNA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以下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④
B.DNA分子的这种结构称为双螺旋结构
C.②与③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
D.⑥是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图是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B正确。④包括①②③,是一个完整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A对。②是脱氧核糖,③是磷酸,两者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C对。⑥只是腺嘌呤,不能称为脱氧核糖核苷酸,故D错误。
考点:DNA分子的结构。
点评:对于识图题首先要分析图中各标号代表什么意思,然后再与各个选项对应,判断其正误。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细菌与酵母菌的基因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
A.在非编码区都有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B.在编码区都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
C.非编码区都在编码区的上游
D.非编码区都在编码区的下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及其特点。无论原核细胞的基因还是真核细胞的基因,都包括非编码区和编码区两部分,其中非编码区位于编码区的上游和下游,在上游的非编码区都含有调控基因表达的序列,如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在编码区中,原核细胞的基因编码区是连续的、不间隔的;真核细胞的基因编码区中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因而其编码区是不连续的、间隔的。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对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核糖体数量增加,染色体复制加快
B.细胞分化:细胞形态改变,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功能趋向专门化
C.细胞衰老:细胞核体积变小,细胞膜通透性增大,色素积累增多
D.细胞凋亡:特定基因表达,合成新的蛋白质,细胞自动结束生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染色体复制是细胞分裂的行为,细胞生长是不会出现的,A错误;细胞分化:细胞形态改变,遗传物质选择性表达但未发生改变,功能趋向专门化,B错误;细胞衰老:细胞核体积变大,细胞膜通透性增大,色素积累增多,C错误;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合成新的蛋白质,细胞自动结束生命,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对比叙述正确的是
A.都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B.设计思路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C.前者设置了对照,后者没有对照
D.原理都是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表达的特性设计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只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故A错。设计思路都是单因子变量法,即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故B正确。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设置单独往R型菌培养基进入蛋白质、DNA、糖类、DNA和DNA酶对照,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35S标记的噬菌体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对照,故C错。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原料是DNA重组和控制性状表达,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料是病毒增殖和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表达的特性,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