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决定了其蛋白质外壳的特点,这种控制的主要途径是
A.DNA(基因)→蛋白质(性状)
B.RNA(基因)→蛋白质(性状)
C.DNA→RNA→蛋白质(性状)
D.RNA→DNA→RNA→蛋白质(性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艾滋病病毒是致癌的RNA病毒,首先逆转录形成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的DNA上,后随遗传物质的转录、翻译过程形成病毒的遗传物质RNA和蛋白质外壳,所以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
考点: 考查RNA病毒的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
点评: RNA病毒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为两种,非致癌病毒是RNA(基因)→蛋白质(性状),致癌病毒是RNA→DNA→RNA→蛋白质(性状)。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Le基因是豌豆株高性状的决定性基因,与赤霉素合成有关,其等位基因(符号 T、t)只相差1个核苷酸。隐性基因t产生的酶活性(反应效应)相当于正常酶的 1/2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Le基因可直接控制赤霉素合成
B.TT和tt的杂交产生的F1植株具有的酶活性是正常植株中酶活性的1/20
C.豌豆矮性性状起因于基因Le的缺失
D.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tt幼苗,也能使它生长为高植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Le基因是豌豆株高性状的决定性基因,与赤霉素合成有关,隐性基因t产生的酶活性,说明Le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影响赤霉素合成,就基因对性状的间接控制,A项错误;TT和tt的杂交产生的F1植株Tt表现为显性性状,是正常植株,具有正常的酶活性,B项错误;豌豆矮性性状起因于基因Le的基因突变,原因是其等位基因(符号 T、t)只相差1个核苷酸,而不是基因的缺失,C项错误;tt幼苗体内产生的酶活性是正常酶的1/20,进而影响赤霉素的合成而影响植株生长,所以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tt幼苗,也能使它生长为高植株,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植物激素的作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的连接是通过[?]
A.氢键
B.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C.肽键
D.磷酸-脱氧核糖-磷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上的碱基都是与脱氧核糖相连、脱氧核糖通过磷酸与下一个脱氧核糖相连形成双螺旋结构。所以是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考点:本题考查DNA的分子结构。
点评:基础题,识记DNA分子的构成方式就可以了。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种类有7种
B.一个tRNA只有三个碱基并且只携带一个特定的氨基酸,携带氨基酸的转运RNA共有61种
C.一个标记为15N的双链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复制两次后,所得的后代DNA分子中含14N和15N的脱氧核苷酸单链之比为3:1
D.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次是RNA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种类有6种,其中A、G都是2种,T、U都是1种,共6种,A错误。一个tRNA有许多碱基,其中只有三个碱基构成反密码子,B错误。复制两次,共形成4个DNA分子,含有15N的链是2条,含有14N的链是6条,故14N和15N的脱氧核苷酸单链之比为3:1,C正确。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若一个处在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是24条,那么在有丝分裂前期时,该细胞的染色体和DNA的数目分别是
A.24条、48条
B.48条、48条
C.12条、24条
D.12对、12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丝分裂的有关内容。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是24条,则有该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12条,DNA为12条。在有丝分裂前期时,该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是12条,但间期时DNA已复制加倍,为24条。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