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江苏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鱼类,后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两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养殖前后生态调查的数据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改为人工鱼塘后,该湖泊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2)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从表中可以推测,与2007年相比,2010年湖水中生物体内所含的总能量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动物能摄食鱼饵料。如果肉食性鱼类只摄食虾、贝等小型动物,可以推测在相同饲养条件下2010年肉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_________,植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___________。
(5)若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除停止养鱼外,还需恢复水生高等植物,以抑制浮游藻类生长。在这一过程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直接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食物链?
(2)捕食者(植食性鱼类)增加? 竞争者(浮游藻类)大量繁殖
(3)投饵输入大量能量?
(4)减少? 增加
(5)吸收营养物质? 竞争光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图中表示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过程,下列有关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cd段的出现是由于天敌数量的增加
B.b点时进行捕捞最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D.当种群数量达到d点后,增长率为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线。假设种群的最大值K=200,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若此表示酵母菌生长状况,则有害代谢产物在S1时期大量积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野生动物——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的监测,以此作为该地区环境稳定与否的评价指标之一。在某段时间段内,得到的数据如图所示[λ=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b段λ值反映该地区生态环境相对稳定
B.导致bc段λ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野兔的竞争者
C.cd段λ值变化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bc段种群数量表现为增长,cd段种群数量表现为稳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生态学家高斯(Gause)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在培养第5天之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5个左右。对此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受到培养液量的限制
B.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是375
C.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变形虫,K值也是375
D.重复此实验,K值有可能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