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食物过咸,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大量饮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应减少,A错误;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应增加,B错误;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C正确;细胞外液中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则尿量增加,减少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水分调节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3是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请据图判断下列说说法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3和5中,3和5的成分是有区别的
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是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
C.图中CO2最高的部位是5
D.2处中的O2到达4需要经过4层膜,2处的O2浓度高于4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1是毛细血管壁细胞,2是红细胞,3是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主要分布在皮肤,黏膜和细胞表面,A错误。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错误。产生CO2的部位,是CO2浓度最高的部位,CO2是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图中的4,C错误。2中的氧气达到4首先出红细胞膜,穿过单层膜,然后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这一过程氧气要进入血管壁细胞,再从血管壁细胞出来,过2层膜,再通过单层细胞膜进入4,共穿过4层膜。2是携带氧气的结构,是氧气浓度最高的场所。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的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不是造成组织水肿的原因的是
A.花粉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渗出
B.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
C.摄入蛋白质不足,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强,导致组织水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内环境稳态。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中水分滞留过多。A选项当血浆蛋白渗出,造成血浆渗透压减小,组织液中水分进入血浆减少,组织水肿。B中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使血浆渗透压下降。D选项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水,但水分不一定进入组织液,不一定造成水肿。此题很难。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由①②④组成
B.④中水分过多,引起组织水肿
C.②中含葡萄糖、CO2、血红蛋白、甲状腺激素
D.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抗体能进入②③,不能进入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抗体分布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中,但不可能进入细胞内液中。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红蛋白和递质小泡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网络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稳态是保持细胞兴奋的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递质小泡存在突触小体中,均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内环境内稳态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考点:考查内环境与稳态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熟记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以及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