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人体不能获得对传染病的抵抗力的是
A.口服球蛋白
B.接种疫苗
C.输入丙球蛋白
D.感染病原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口服球蛋白会被消化液分解成氨基酸,失去了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选A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不能诱发人体组织水肿的是
A.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
B.营养不良造成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C.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的蛋白质不能回流
D.饮水过多,大量水分滞留在组织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正常情况下,血浆和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当,如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或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的蛋白质不能回流,都造成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使组织液的渗透压高于血浆,组织液从血浆中吸水,组织液增多,诱发人体组织水肿;如果营养不良造成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使血浆渗透压低于组织液,组织液从血浆中吸水,组织液增多,诱发人体组织水肿。饮水过多,不影响血浆和组织液的渗透压平衡,不能诱发人体组织水肿。故答案选D。
考点: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点评:基础题,渗透压是细胞外液理化特征的三个主要方面之一,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少一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①和结构②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
B.长期营养不良会使c液减少
C.③中的需氧呼吸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
D.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可在a液中进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结构①是毛细血管壁,其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结构②是毛细淋巴管壁,其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A错误。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进一步导致组织液增加,c液即组织液,B错误。③是细胞内液,其中的需氧呼吸产物二氧化碳可以刺激动脉管壁的化学感受器,此调节属于体液调节,C正确。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在组织细胞内完成,而a液是血浆,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丘脑在人体的稳态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变化
B.因而能够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C.当血糖含量降低时
D.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 过有关神经的作用
E.使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分别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F.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
G.当血糖含量升高时
H.下丘脑的另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
I.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G.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如果破坏下丘脑
动物就不再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
这说明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同学通过对四条不同曲线的分析,得到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通过甲曲线分析可知所得到的这种细菌产物并非是该细菌生长所必需的物质
②乙曲线中处于b点时,血糖浓度最高,此时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最低
③丙曲线中处于c点时叶绿素的分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叶片开始变黄
④丁曲线中处于d点时,植物生长素仍能够促进芽的生长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曲线中,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在稳定期产生的,由此可见,这种细菌产物并非是该细菌生长所必需的物质,故①正确;乙曲线中,b点时血糖浓度最高,而血糖浓度最高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不一定最低,故②错误;Mg元素是合成叶绿素的重要成分,丙曲线中,c点时Mg的吸收速度降低,但仍在吸收,这意味着叶绿素仍在合成,因此叶片没有变黄,故③错误;丁曲线中,d点时芽的生长速率大于0,说明此时的植物生长素仍能促进芽的生长,故④正确。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数量增长规律、血糖调节、叶绿素的合成和生长素作用特性等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