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温特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某种物质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长
B.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发现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源于水
C.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的中心内容是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D.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但没有提出基因的概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按下列方法设计的实验(培养基中含有各种基本营养成分)中,可被用来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库尔勒香梨果实中存在游离态和结合态两大类呈香物质。结合态呈香物质大部分以糖苷形式存在,本身没有香气,但在β-D-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能分解释放出具有挥发性的游离态呈香物质。若香梨在贮藏期间上述转变过程迅速,会导致部分香气成分丧失,影响果实的风味和品质。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2)本实验中,检测的原理如下:

①.对硝基苯-β-D-葡萄糖苷(pNPG)与香梨中的__________分子结构相似,能在β-D-葡萄糖苷酶作用下生成对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在碱性条件下显黄色。
②.由于不同香梨中的__________不同,以上反应完成后,在碱性条件下呈现的黄色深浅不同,在对硝基苯酚的最佳吸收波长处测定的吸光值也不同。与事先配制好的对硝基苯酚标准溶液的___________进行比较,确定_________含量,然后推算出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提取样液:定期称取不同贮藏条件下的香梨10.0g,立即在液氮下研磨成粉末,加入经适量预冷的pH6.0缓冲液,在冰浴下研磨成匀浆,于4℃条件下离心获得的上清液即为β-D-葡萄糖苷酶粗提取液,用pH6.0缓冲液定容至10mL,置于4℃条件下保存备用。检测样液:在10mL试管中依次加入0.6mL缓冲液,1.0mL酶粗提取液和0.2mL,10mmol/LpNPG混合均匀,迅速盖上试管塞后立即放到37℃条件下反应60min后,加入Na2CO3终止反应,然后在对硝基苯酚的最佳吸收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值。
①.提取样液过程必须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检测样液时,酶促反应需控制在pH6.0,37℃条件下完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1)研究不同贮存条件下β-D-葡萄糖苷酶含量(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或探究不同贮存条件对β-D-葡萄糖苷酶含量(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2)①.结合态的呈香物质? ?②.β-D-葡萄糖苷酶的含量? ?颜色(或吸光值)? 对硝基苯酚? ? β-D-葡萄糖苷酶的含量(β-D-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3)①.保持β-D-葡萄糖苷酶含量(抑制β-D-葡萄糖苷酶失活、排除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②.此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pH?6.0是β-D-葡萄糖苷酶的最适pH,37℃是β-D-葡萄糖苷酶的最适温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分析并提出假说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实验结论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