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值,单位是百万千焦。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A属于__________,B和C属于________。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百万千焦。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沿__________进行的。
(4)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生产者? ? 消费者
(2)111.0? 20?
(3)食物链?
(4)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连线题 下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______作用,无机环境中碳的来源有_______(填数字序号)。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______的功能特点。
(4)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2,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_______。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g,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____g。
参考答案:(1)有机物(或含C的有机物)
(2)光合? ③④⑤
(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老鹰
(4)竞争和捕食? 87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连线题 某湿地生态系统主要由滩涂、藻类、浮游动物、红树林等部分组成。兴趣小组对该生态系统进行了调研。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用_______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红树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这种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
(3)兴趣小组根据调查到的生物类群绘制出碳循环图解(如图)。

①.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C、D分别代表_____、____。
②.图中为异养生物的是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③.信息传递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通过图中E、F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明信息能够调节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参考答案:(1)取样器(或捕捉器、采集罐、吸虫器等)
(2)光照
(3)①.分解者? 生产者 ②.B、C、E、F? ③.生物的种间关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关于下图中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实现了对能量的充分利用和物质的良性循环
B.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提高了生态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符号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kJ/(m2·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 ②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转移到(A)的所有能量 ③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 ④当人们把生产者当作食物时,比起其他营养级可获得更多的能量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