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不是主动转运特点的是
A.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
B.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C.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
D.物质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植物细胞内线粒体与叶绿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在夜间,线粒体可为叶绿体提供CO2参与暗反应
B.在白天,叶绿体可为线粒体提供O2,并在线粒体内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膜、基质中分布着相同的酶
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含DNA和RNA,而叶绿体的基质中还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在夜间,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错误。
B.在白天,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可为线粒体提供O2,并在线粒体内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正确。
C.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膜、基质中分布着不同的酶,因为酶具有专一性;错误。
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含DNA和RNA,而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还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用打孔器打出6块滤纸小圆片编号C1-C6,浸在一块点样瓷板6个凹穴(C1-C6,凹穴中滴加等量相应的溶液)中一段时间,用镊子将小圆片放在同一淀粉琼脂培养基上的不同位置,37℃孵育30min,倒入碘液1min后洗去碘液,观察培养基上相应位置是否产生透明圈(不产生蓝黑色的范围),结果如下表所示,对该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H对绿豆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B.C 4、C5为实验组,C1和C 2、C 3、C 6均为对照组
C.该实验说明绿豆淀粉酶在碱性环境中活性较高
D.若在C 4凹穴中再滴加2滴稀碳酸钠溶液后重复该实验,实验结果与C5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表中数据所加溶液可知是探究pH对绿豆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故A正确1-3和6均为对照,4和5是实验组,故B正确。实验5组中透明圈最大说明酶活性最高,故C正确。酶在过酸的调节下可能失活,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对信息提取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红苋菜叶片呈红色,是液泡中的色素所致。将新鲜的红苋菜叶片放入蒸馏水中,水无变化;若先用盐酸处理这些叶片,再放入蒸馏水中,则水变为红色,原因是
A.盐酸破坏了细胞壁
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
C.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
D.色素溶于盐酸而不溶于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液泡在的色素进入蒸馏水中,说明原生质层在盐酸的作用下失去了选择透过性,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用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为实验材料
B.实验材料需要用醋酸洋红液解离
C.解离后的实验材料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细胞质流动
D.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将减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洋葱鳞片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能作为该实验的材料;实验材料需要用解离液(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溶液)解离;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所以在高倍镜下不能观察到细胞内细胞质的流动;高倍镜的放大倍数比低倍镜大,所以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视野中的细胞变大,细胞数目变少。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