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为了研究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中应用了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法研究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
(2)实验设计的关键思路是___________,实验中的关键技术是____________。
(3)从实验可以看出RNA的合成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部位。
(4)细胞核交换后,B组变形虫的细胞质出现有标记的RNA分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实验说明RNA是遗传信息传递的________。
(6)请你模仿艾弗里的实验用加减物质方法,利用变形虫(实验材料)酵母菌(提取出所需要的化合物)设计实验证明蛋白质合成直接受RNA的影响。(只写实验没计思路不要求实验操作过程,关于蛋白质的鉴定及数量测定的方法及步骤不写)
2、选择题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 ]
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C.沉淀、上清液、沉淀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3、选择题 为了探究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用放射性同位素X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保温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上清液中出现了放射性。则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
A.放射性同位素X:P? 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的原因:保温时间过长
B.放射性同位素X:P? 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的原因:保温时间过短
C.放射性同位素X:S? 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的原因:标记部位未进入宿主细胞
D.放射性同位素X:S? 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的原因:搅拌不够充分
4、选择题 用噬菌体(31P、32S)去感染体内含有放射性标记32P和35S的大肠杆菌,得到的子代噬菌体所含的元素是
[? ]
A.31P、32P 、32S
B.31P、32P、35S
C.31P、32S、35S
D.32P、32S、35S
5、选择题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发生转化的细菌和含转化因子的细菌分别是
[? ]
A.R型细菌和S型细菌
B.R型细菌和R型细菌
C.S型细菌和S型细菌
D.S型细菌和R型细菌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