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毛细淋巴管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是
A.淋巴
B.组织液
C.血浆
D.淋巴和组织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A.大脑皮层
B.下丘脑
C.垂体
D.脊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体温调节是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所以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考点:体温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
B.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体内细胞生存的主要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保持稳定不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以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故选D。
考点:内环境稳态。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若某人在剧烈运动时,其心率超过180次/分,心脏每次博动射出的血量减少,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的变化是
[? ]
A.收缩期增加时间比舒张期明显
B.舒收期缩短时间比收缩期明显
C.收缩期与舒张期增加时间相同
D.舒张期与收缩期时间无明显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外界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部气体交换,进入到血液中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共穿过了几层膜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物质跨膜计算。有些同学受到图的干扰,形成了错误的思维:简单思考了事。认为据图所示,肺泡就是一层膜,毛细血管也是一层膜,总共两层,加上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所以就是三层膜了,从而选择得出错误答案A。
其实,在动物体中,外界的物质02进入血管中并与血红蛋白结合,必须要考虑到三点:一是02从外界环境进入到肺泡中来,经过的是呼吸道,并未穿过任何生物膜。二是02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中来,肺泡为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02在穿过时,必须是先进细胞膜。再出细胞膜,总共两层细胞膜。同样,毛细血管壁也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02在穿过时,也是要穿过两层细胞膜。三是一定要切记:血红蛋白是位于血液中的红细胞中,故02要与血红蛋白结合,还得再穿过红细胞膜这一层膜方可,综合上述三点,总共要通过5层膜。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