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不同的
B.图2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改变、活性较低
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
D.图1中a阶段X射线照射可诱发突变,b阶段用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5-溴尿嘧啶(Bu)是胸腺嘧啶(T)的结构类似物,在含有Bu的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得到少数突变型大肠杆菌。突变型大肠杆菌中的碱基数目不变,但(A+T)/(G+C)的碱基比例略小于原大肠杆菌,这说明Bu诱发突变的机制是
[? ]
A.阻止碱基正常配对
B.断裂DNA链中糖与磷酸基之间的化学键
C.诱发DNA链发生碱基种类置换
D.诱发DNA链发生碱基序列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美国,曾经有一个二战结束以后从日本退伍回来的士兵,得了一种奇怪的病,他只要吃一点含有糖类的食物,就会出现醉酒的症状。后来,在日本也发现了一例。你认为导致这两个人发病的原因是
[? ]
A.酵母类微生物发生了突变,它们长期生活在他们的消化道里进行乙醇发酵
B.他们体内的乳酸菌因核辐射发生了突变,也可以进行乙醇发酵
C.他们接触了核辐射,体内的基因发生了突变,从而自己可以进行乙醇发酵
D.他们体内的乳酸脱氢酶发生了突变,不再催化乳酸发酵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 ]
A.无子西瓜
B.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
C.猫叫综合征
D.黄色个体黄色个体、绿色个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科研人员深入到很多年前进行核试验的地区进行调查,在一片生长较为旺盛的植物种群中发现了与野生植物有明显差异的三种变异植株甲、乙、丙。该物种为雌雄异株植物,在核试验以前,这三种变异类型的植株并不存在。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种植株的变异最终来源于____,这种现象反映了这种变异的哪种特点?________。
(2)对比核试验前后,该物种是否发生了进化?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做了如下杂交实验:野生型(♀)×变异型丙(♂)→F1全为野生型;野生型(♂)×变异型丙(♀)→F1全为变异型丙。据此判断该变异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遗传规律?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4)调查发现该种群雌雄植株中都有变异型甲存在,已确定为核遗传的情况下,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试验,以判定该变异基因的显隐性,以及该基因所在的位置是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注:野生型一般为纯合子)。
第一步:选取多株雄性变异型甲植株和雌性野生型植株进行杂交,得到种子;
第二步:播种收获的种子,统计子一代植株的情况,并进行分析。
①.若子一代个体中有变异型甲植株出现: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子一代个体中没有突变个体出现,则让子一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在子二代中: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有纯合的变异型植株甲、乙若干,假设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怎样判断这两种变异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简要地说明步骤及结果、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基因突变 ? 不定向性
(2)发生了进化 ? 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不遵循 ? 由于正交和反交产生的后代性状总是与母本相同,属于细胞质遗传,不遵循遗传规律
(4)①.i.若子一代都为突变型或突变型多于(或等于)野生型,且突变型和野生型中雌雄个体均有,则变异基因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ii.若子一代中雄性个体都为野生型,雌性个体都为突变型,则变异基因为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②.i.若子二代中只有雄性个体中出现突变型,则变异基因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ii.若子二代雌雄个体中均有突变型和野生型,则变异基因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5)两种类型的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F1,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F2,如果子二代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符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