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自交产生的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
B.2和4
C.8和27
D.0和16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小麦进行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Bb,故能产生4种配子,当F1自交时,雌雄配子两两结合,共产生9种基因型的F2。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下列能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A.黑光×白光一18黑光:16白光
B.黑光×白粗- -25黑粗
C.黑粗×黑光一25黑粗:8白粗
D.黑粗×白光一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对于动物来说,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最好方法就是测交,由题意知道,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那么最佳组合就是黑粗与白光测交,后代应该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果蝇中M表现型和N表现型是一对相对性状,若M表现型的雌蝇和M表现型的雄蝇生出N表现型的果蝇,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M表现型是显性遗传
B.若生出的N表现型的果蝇都为雄性,就可说明M表现型是伴X显性遗传
C.若生出的N表现型的果蝇为雌性,就可说明N表现型是伴X显性遗传
D.若生出的N表现型的果蝇为雌性,就可说明M表现型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题意知,M表现型对N表现型为显性,若M表现型为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则可能有:XMXN×XMY→XMXM、XMXN、XMY、XNY,故A、B正确,C错误。若生出的N表现型的果蝇为雌性,则基因只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故D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如图是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若1、2未分离,则形成的配子1/2个正常,1/2个不正常
B.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D.染色体1、3、5、7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其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有2条,为1和2 ,所以该果蝇为雄性。该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若1、2未分离,则形成的配子都不正常;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不属于基因重组;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即X染色体上;所以A、B、C不正确。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各一条组成1个染色体组,所以染色体1、3、5、7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正确。故选D。
考点:性别决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性别决定的了解,要求学生理解生物细胞的染色体图解。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不同性别果蝇的染色体及相关基因。甲、乙两果蝇交配,子代中双显性个体占65%,则BV之间的交换值为

A.10%
B.20%
C.40%
D.17.5%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雌果蝇基因不完全连锁,卵原细胞形成配子时可能发生交换,形成的配子就是BV bV Bv bv;雄果蝇完全连锁不发生互换,只产生两种配子:1/2BV和1/2bv。这个是解题的关键。
假设交换值是t,则雌果蝇产生的配子及其比率是1-t/2BV? t/2Bv? t/2Bv 1-t/2bv。要得到后代是双显性的情况是1/2+(1-t/2)×1/2=65%,解得t=40%。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