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荠菜与蛙的胚发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荠菜与蛙的胚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分裂开始的
B.荠菜与蛙的胚发育过程中,胚体各部分细胞的分裂速度都是相同的
C.荠菜的胚发育是在胚珠内完成的,蛙的胚发育是在卵膜内完成的
D.荠菜与蛙的胚发育过程中都发生了细胞分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个体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衰老
B.幼鹿经过变态发育过程长出发达的鹿角
C.胚后发育过程中伴有细胞分化
D.来自原肠胚同一胚层的细胞经分化可发育成不同的组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植物的种子都有一定的寿命,在低温、低湿、低氧的环境下可适当延长种子的贮藏时间。种子要安全储藏,首先要晒干。问题是:种子储藏时,种子里的含水量是否越低越好呢?现以储藏期一年为标准,设计实验证明之。
材料用品:含水量分别为1%、5%、9%、13%、19%的水稻种子各100颗,恒温箱5个、培养皿、纱布若干。

实验步骤:
(1)将五份种子分别置于5个恒温箱中(20℃)保存一年,期间应注意______________。
(2)保存期满后,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五份种子的发芽率,应提供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
(3)含水量为1%的水稻种子发芽率为零,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含水量为19%的水稻种子发芽率为零,原因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密闭适时通风
(2)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氧气)
(3)①.含水量过低,种子细胞缺水死亡,种子失去活力? ②.含水量过高,种子呼吸较旺,易霉变失去活力
(4)种子的含水量必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才有利于储藏,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种子失去活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探究题 某中学开展生物课外活动,探究“小麦种子在萌发开始的5天中淀粉酶的活性变化”。具体设计如下,请你对有关步骤进行补充并预测和分析结果。
材料用具:小麦种子若干、研钵、石英砂、漏斗、纱布、试管若干、清水、蒸馏水、1%淀粉液、碘液;
实验步骤:
(1)种子萌发培养方法:从所有小麦干种子中选出状态相同的种子若干,并平分成5等份。第一天用清水浸泡其中一份,放在温度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以后每天在同一时间按相同的方法浸泡一份直至第5天泡完。注意每天浸泡和培养的各种条件均相同。待最后一次浸泡的种子刚萌发时(这时第一天浸泡培养的种子已经处于萌发的第五天),分别将萌发1至5天的种子分别收集起来并编号1(萌发1天)、2(萌发2天)、3(萌发3天)、4(萌发4天)、5(萌发5天)。
(2)小麦淀粉酶滤液的制备方法:依次取等量萌发1—5天的种子分别放入研钵中,再加入____________,然后在常温下轻轻研磨并分别过滤,收集滤液,分别放入5支试管内并编号为1-5。
(3)取6只洁净试管,编号为A、B、C、D、E、F。向每支试管加入2ml淀粉液,再_______。
(4)震荡6只试管,并将6只试管的下半部浸在35℃温水中,保温5分钟。
(5)分别向A至F6支试管中加入一滴碘液并对比颜色。
(6)预测结果并分析: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种子萌发后1—5天淀粉酶活性逐渐增强;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种子萌发后1—5天淀粉酶活性逐渐减弱;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种子萌发后1—5天淀粉酶活性不变。
参考答案:(2)等量的石英砂和蒸馏水
(3)向A中加1mL(适量)蒸馏水, 向B-F中分别加入1—5号滤液各1mL(分别加入与蒸馏水等量的滤液)。
(6)①.A中蓝色最深,B—F5支试管中反应液蓝色逐渐变浅并都比A浅?
②.A中蓝色最深,B—F5支试管中反应液蓝色逐渐变深并都比A浅
③.A 中蓝色最深,B—F5支试管中反应液蓝色一样并都比A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在两栖类的某种蛙中,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如果让蝌蚪在20℃条件下发育时,雌雄比例约为1:1。如果让蝌蚪在30℃条件下发育时,不管它们具有什么性染色体,全部发育为雄性。那么较高的温度是改变了发育着的蝌蚪(XX)的性染色体而使之改变性状,还是只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呢?
(1)请你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只说出大体操作思路即可)。材料、用具:同一双亲产生的适量的蛙受精卵、相同的饲料、显微镜、各种试剂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随机选取若干只成蛙并进行编号,分别从其体内选取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其染色体组成。
第三步:记录观察的结果,并进行分析。
预期实验结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温度条件下发育成的蛙的性别有差异,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蛙受精卵发育成蝌蚪经过的主要阶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实验中,常用蝌蚪作为观察对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第一步:取适量同一双亲产生的蛙受精卵,在30℃条件下将其培养成成蛙
预期实验结果:
①.被观察的蛙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XY≈1:1,说明较高温度只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
②.被观察的蛙的性染色体组成都是XY型,说明较高的温度改变了发育着的蝌蚪(XX)的性染色体而使之改变性状
(2)生物性状表现不仅受基因控制,而且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3)囊胚期、原肠胚期
(4)蝌蚪为变态发育,现象明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