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植物群体中基因型AA、aa个体分别占30%和20%,比较该群体自交与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的两个子代群体
A.纯合子比例相同
B.杂合子比例不同
C.基因频率不同
D.基因型频率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已知该植物群体中基因型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30%、20%,则Aa的基因频率是50%,A的基因频率=30%+50%×1/2=55%、a的基因频率=20%+50%×1/2=45%。(1)若该群体中的个体进行自交,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30%+50%×1/4=42.5%、aa的基因型频率为20%+50%×1/4=32.5%、Aa的基因型频率为50%×1/2=25%,则A的基因频率=42.5%+25%×1/2=55%,a的基因频率为45%。(2)若该群体中的个体之间进行自由交配,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55%×55%=30.25%、aa的基因型频率=45%×45%=20.25%、Aa的基因型频率=1—30.25%—20.25%=49.5%,所以A的基因频率=30.25%+49.5%×1/2=55%,a的基因频率=20.25%+49.5%×1/2=45%.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与生殖隔离无关的是
A.孔雀开屏不能激发雌天鹅的交配行为
B.杂合子抗锈病小麦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C.通过细胞杂交培育出“白菜—甘蓝”
D.马和驴可交配生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4.生殖隔离是指种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出可育后代。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类型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基因型aa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
A.18% 81%
B.57% 43%
C.92% 8%
D.36% 6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是:A的频率=AA的频率+Aa频率的一半,既基因A频率是18%+78%÷2=57%,基因a的频率是4%+78%÷2=43%。故答案选B。
考点: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
点评:基础题,只要了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就能选出正确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四组图是关于生物进化方面的证据。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1四种地雀喙的差异是由于不同环境食物的刺激所致的不同变异
B.图2昆虫的两类翅形的形成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
C.图3是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它们的性状分化证实了物种形成的机制
D.图4中捕食关系对两者都是有益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生物的变异不是为了迎合环境的改变而主动产生的。不管环境怎样,自然界中地雀的喙本来就有不同形态的变异、昆虫也本来就有各种形态的差异,自然环境不过特定地选择出了那些能适应的个体。所以A、B错误。两种体色的华尺蛾依然是同一物种,它们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无法体现物种形成的机制。C错误。捕食关系使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都向着更强壮或更敏捷的方向进化,以能更适应环境。这是一种相互进化,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D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种的个体一定生活在同一自然区域
B.一个物种的不同个体一定具有相同的基因组成
C.一个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能够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D.一个自然区域的所有个体就是一个物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