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出现发生在
A.分裂间期
B.分裂前期
C.分裂中期
D.分裂后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出现发生在前期,B正确。间期没有纺锤体的形成,A错误,中期,后期染色体已经形成了,CD错误,本题选B。
考点:有丝分裂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最根本的原因是 ( )
①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 ②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③提高了反应物分子中的活化能 ④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自由能 ⑤本身数量和性质不改变,可反复利用
A.①④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酶之所以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关键是它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并且它与无机催化剂一样,化学反应前后本身数量和性质不改变,可反复利用,故答案选D。
考点:酶的作用及特性。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识记酶的作用,区分它与无机催化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属于简单题。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学习小组用黑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他们将黑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室温20℃),可观察到光下黑藻放出气泡。他们以日光灯作光源,移动日光灯使之与大试管的距离不同,结 果如图中曲线1。该小组在室温10℃和30℃时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如曲线2和3。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B.衡量光合速率的指标是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泡数目
C.限制D点的光合强度因素是光照强度
D.曲线1中A点到C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衡量光合速率的指标是单位时间内放出的气泡数目,限制D点的光合强度因素是光照强度,曲线1中A点到C点的限制因素不只是光照强度,所以C 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ATP、ADP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耗能时总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细胞释放能量时反应总伴随ATP的合成
B.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个,~代表高能磷酸键,P代表磷酸基团
C.光反应中,叶绿体中ADP由基质向囊状结构薄膜运动,ATP则向相反方向运动
D.动物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ATP的阶段需要氧气参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单位:mg/h)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C.每天光照、黑暗各进行12小时,温度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光照、黑暗各进行12小时,温度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10℃时的2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表格数据,光照下吸收CO2的量代表净光合速率,黑暗中释放 CO2的量代表呼吸速率,因此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如果昼夜不停的光照,在35℃时该植物能生长,A错误,并且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温度是25℃,B错误。如果每天光照、黑暗各进行12小时,则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12*净光合-12*呼吸,则在温度为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C正确,温度为30℃时,该植物没有积累的有机物,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