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2009年7月22日,由北京科兴生物生产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在京开始临床实验。疫苗共分3种类型:加佐剂灭活疫苗、加佐剂裂解疫苗。整个实验计划招募1600位受试者,分为3-11岁儿童、12-17岁少年、18-60岁成人、60岁以上老人四组,每组又分不同剂量进行。每人都会在相隔21天的时间点接种两针。对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本次实验可以达到测试免疫有效性的目的
B.本次实验可以达到测试免疫剂量的目的
C.绝大多数人的身体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都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D.本实验应用了对照原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通过实验可以达到测试免疫的剂量和有效性的目的,且应用了对照原则。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新病毒,绝大多数人的身体对其完全没有免疫力,因此C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两条曲线表示健康人两种激素的变化趋势,另一条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变化趋势,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曲线b表示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
B.在曲线c上升时,人体下丘脑还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
C.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
D.人体通过a、c激素的协同作用,可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题意可知,题图表示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两条曲线表示健康人两种激素的变化趋势,另一条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变化趋势,由图可知,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正常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变化,曲线b表示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c表示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变化,在曲线c上升时,人体下丘脑还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来升高血糖浓度,人体通过a、c激素的拮抗作用,可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考点: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相关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由禾本科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可知,植物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和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A.幼苗尖端、尖端下面一段和向光一面
B.幼苗、幼苗尖端和尖端下面一段
C.幼苗尖端、幼苗尖端和尖端下面一段
D.幼苗尖端、向光面和尖端下面一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内分泌腺构成内分泌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的激素只分泌到消化道
B.激素的成分为蛋白质
C.激素发挥作用一般比神经冲动慢
D.激素直接参与体内代谢活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等处的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由垂体合成并释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水分过多,不会引起口渴;A错误
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错误,C正确;
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D错误;
考点: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抗利尿激素的产生与作用
点评:理解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