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A.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B.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
C.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是静止的而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D.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生物膜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所以答案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相同长度丝状体中颤藻细胞个数少于水绵
B.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C.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观点的科学家是魏尔肖
D.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因为颤藻是原核细胞,体积较小,而水绵是真核细胞,体积较大,所以在相同长度的丝状体中,即相同体积中,颤藻的数目多于水绵。所以A选项不正确。B选项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无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B选项正确。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观点,所以C选项正确。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是由细胞构成,所以D选项正确。考点: 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相关知识。点评: 此类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应充分把所学的知识综合在一起。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发生膜融合的是
A.神经递质的释放
B.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C.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D.胃蛋白酶的分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生物膜的融合,是指两个不同的膜相互接触和融合的过程。细胞分裂、胞吞、胞泌与精卵受精皆伴有膜的重组,其基本步骤就是两膜之间的融合。本题选项中ABD均发生了膜融合,而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没有发生膜的融合。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产物是
A.H2O、CO2、ATP
B.H2O、丙酮酸、[H]
C.CO2、ATP、[H]
D.CO2、O2、ATP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在有氧情况下,在水的参与下丙酮酸彻底分解为CO2和原子氢并产生少量能量,所以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2003年中国部分省份爆发流行的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它与大肠杆菌最明显的区别是
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有无细胞结构
C.有无细胞壁
D.有无遗传物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学生做惯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本题却考查的是病毒与细胞生物的区别。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