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用15N标记某种碱基,让其进入分裂旺盛的细胞中,15N起初出现在细胞核中,然后逐渐转移到细胞质基质中并与核糖体靠拢。一般地说,被标记的碱基不可能是
A.腺嘌呤
B.鸟嘌呤
C.胸腺嘧啶
D.尿嘧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信使RNA(mRNA)的碱基组成。mRNA在细胞核被转录,在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mRNA含碱基(A、G、C、U)不含T。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将不含放射性的DNA分子放入某装置中,进行DNA分子的细胞外复制或转录。已知该装置能满足DNA分子复制或转录所需的各种条件,其原料中只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中的氮原子用15N做了标记,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复制1代所产生的2个子代DNA分子中,放射性碱基的数量相等
B.复制1代所产生的2个子代DNA分子中,其放射性碱基的数目之和等于亲代DNA分子中T的数目
C.复制3代,含放射性的DNA分子占总数的3/4
D.该装置中转录产生的RNA分子具有(的)放射性与模板链的放射性强度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A.复制1代产生2个子代DNA分子,只有新合成的子链中含有放射性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根据半保留复制特点,新合成的两条链之间是互补关系,所以这两条链上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量不一定相等,进一步推知2个子代DNA分子中的放射性碱基数量不一定相等。
B.复制1代产生2个子代DNA分子,只有新合成的子链中含有放射性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根据半保留复制特点,新合成的两条链之间是互补关系,且分别与两条亲代链上的碱基序列相同。所以2个子代DNA分子放射性T的数目之和等于亲代DNA分子中T的数目。
C.复制3代得到8个DNA分子,根据半保留复制特点,这8个DNA分子都含有放射性。D.转录产生RNA分子时不需要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所以形成的RNA分子不具有放射性。
考点:本题考查DNA的半保留复制及DNA和RNA的区别。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需掌握DNA半保留复制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本题重在考查考生对DNA半保留复制的理解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解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脱氧核苷酸的化学物质是
A.核苷酸、碱基
B.脱氧核糖、磷酸、
C.脱氧核苷、磷酸、碱基
D.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脱氧核苷酸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是有三部分组成,即脱氧核糖、磷酸、碱基。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萝卜的紫色块根细胞内,液泡中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紫。其主要原因是
A.细胞壁在加温过程中受到破坏
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温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D.加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具选择透过性,将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原因是花青素不能透过原生质层。加温后,细胞膜和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被破坏。花青素透过原生质层进入水中。从而水的颜色逐渐变紫。
考点:本题考查了细胞膜与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知识。意在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及运用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模型构建过程中,方法和步骤不正确的是
A.构建细胞模型时,科学性和准确性应该是第一位的,细胞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B.构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时,同源染色体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
C.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可以用4种碱基代表4种脱氧核苷酸
D.构建种群增长数学模型时,既可以用数学方程式也可以用曲线表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把磷酸和脱氧核糖作为基本骨架体现出来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