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酶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分为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其抑制作用原理如图B、C所示(图A所示为酶催化底物发生变化的作用原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非竞争性抑制剂会使酶失活
B.两种抑制剂均只降低酶的催化效应
C.非竞争性抑制剂与该酶催化的底物化学结构相似
D.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结构,可被该酶催化分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使酶的活性部位发生改变,无法与底物结合,A正确、C错;两种抑制剂作用机理不同,竞争性抑制剂不会引起酶失去活性,但可降低酶的催化效应,B错;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结构,它与酶结合后,使底物无法与酶结合在一起,而不是被酶催化分解,D错。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作用机理及外因对酶活性影响的机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中的甲、乙两图为—昼夜中某作物植株对C02的吸收和释放状况的示意图。甲图是在春季的某一晴天,乙图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据图判断正确是

A.甲、乙两图中都是C点开始光合作用
B.甲、乙两图比较可以得出光照和温度都能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C.乙图中E点光合作用较低是因为夏天中午光照太强直接引起的
D.乙图中DE段C02吸收量逐渐减少是因为温度逐渐下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甲、乙两图中都是B点开始光合作用;乙图中E点光合作用较低是因为夏天中午光照太强,温度太高,引起叶片气孔关闭,从而导致C02吸收减少导致的;故ACD选项是错误的。单独看甲图或乙图可得光照能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两图比较可以得出温度也都能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最根本的原因是 ( )
①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 ②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③提高了反应物分子中的活化能 ④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自由能 ⑤本身数量和性质不改变,可反复利用
A.①④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酶之所以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关键是它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并且它与无机催化剂一样,化学反应前后本身数量和性质不改变,可反复利用,故答案选D。
考点:酶的作用及特性。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识记酶的作用,区分它与无机催化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属于简单题。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o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甲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
C.图乙中Tb到T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已达到最大
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甲可以看出T0温度时淀粉酶的活性最高,故此时是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A项正确;图甲中Ta时对应的温度较低,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但温度恢复,酶的活性也可恢复,但Tb时对应的温度较高,酶变性失活,是不可逆的变化,B项正确;图乙中Tb到T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不再上升,说明此时酶已变性失活,不再分解淀粉产生麦芽糖,C项错误;图乙中A点麦芽糖的积累速率最快,说明此时酶活性最高,即对应图甲中的T0,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B.分别能够独立地完成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C.都具有一定的自我复制能力
D.既没有叶绿体又没有线粒体的生物一定是分解者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属于考纲分析比较层次。从成分看,两者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因而具有一定的自我复制能力,为“半自主性”细胞器。从结构上看,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具有双层膜结构。从功能看,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只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故B项错。但叶绿体和线粒体并非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发生的必要条件,如原核生物中蓝藻无叶绿体但可进行光合作用、某些细菌无线粒体但可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既没有叶绿体又没有线粒体的生物可能是生产者(如蓝藻),也可能是消费者(如寄生性细菌)或分解者(如腐生性细菌),故D项错。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