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肽键总数是
A.16
B.17
C.18
D.19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蓝藻和小麦的共同点中,不正确的是
A.都含叶绿素
B.都有细胞膜
C.都有叶绿体
D.都可进行光合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蓝藻是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叶绿体;小麦是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含有叶绿体,故C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各项应用中,不是利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A.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
B.稻田定期排水
C.光照下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CO2的浓度
D.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近年来的研究初步表明,β-AP(p-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 要病理征。β-AP是由其前体蛋白APP(一种含695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病理状态下异常加工而成。APP形成β-AP的过程如下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所作的推论错误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β-AP,会产生紫色反应
B.一个β-AP分子中至少含有39个肽键
C.β-AP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引起大脑功能异常
D.β-分泌酶很可能是突变基因表达的产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β-AP(p-淀粉样蛋白)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成紫色;A正确。据图分析,β-AP分子中氨基酸=695-596-(695-636)=40,则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39个;B错误。“β-AP(p-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理征”,则β-AP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引起大脑功能异常;C正确。β-AP的过程需在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作用下将APP分解,正常的机体发生病变,很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构;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鉴定、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计算和基因突变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以下细胞中最小的是
A.酵母
B.肝细胞
C.眼虫
D.大肠杆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