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为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DNA含量不变
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则cd过程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2个变成1个,但细胞中DNA含量不变;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则e点与a点时,每条染色体都含有1个DN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该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变;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在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含量变化规律。
点评:本题设计巧妙,以曲线图为背景,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含量变化规律,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1)糖(2)脂肪(3)蛋白质三种等量营养物质,胃排空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1)(2)(3)
B.(1)(3)(2)
C.(3)(1)(2)
D.(3)(2)(1)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胃对不同食物的排空速度是不同的,这同食物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组成有关。流体食物比固体食物排空快,颗粒小的食物比颗粒大的食物排空快。在三种主要食物成份中,糖类较蛋白质的排空快,蛋白质又比脂肪类排空快。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某植物体细胞内有16条染色体,那么在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A.16、16、16、16
B.16、32、32、16
C.32、32、32、16
D.16、16、32、16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着丝点的数目;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发生变化,但染色体数目不变,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其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两倍,有丝分裂末期,形成核膜,一个细胞核变为两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即四个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16、16、32、16。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图表示最适宜温度下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P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B.如果温度降低,P点上移
C.如果植物缺镁,M点左移
D.L点的移动与CO2无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P点光照强度为0,故只进行细胞呼吸,除了受温度影响之外还有水分等,A错误;
温度降低,细胞呼吸降低,故P点上移,B正确;
缺镁,叶绿体合成不足,光合作用减弱,M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等于细胞呼吸,温度不变,故细胞呼吸速率不变,故要提高光照强度来增强光合作用,即M右移;C错误;
L点为光饱和点所对应的光合作用强度,二氧化碳增多或者减少都会影响光合作用,故D错误;
考点: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点评:理解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光反应阶段中,ATP形成的时机是
A.电子被接收时
B.电子流动的过程中
C.NADPH形成时
D.NADPH分解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TP形成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活跃化学能的过程。题中电子被接收含义较多,如传递电子的物质接收电子、失去电子的叶绿素a接收电子等。电子流动时,是指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中,NADPH分解时,是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该过程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进行。NADPH形成时,是指NADP+接收电子和H+的过程,即电能转化为活跃化学能的过程,因而本题答案应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