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人类常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A+)既有显性突变(A)又有隐性突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一对皆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妻可能的基因型组合有
[?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2、选择题 下面是关于基因型现表现型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环境相同,基因型也相同,其表现型一定相同
D.环境相同,表现型也相同,其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3、选择题 高秆抗稻瘟病(DdRR)的水稻植株测交得到F1,F1再测交得到F2,则F2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
A.高秆抗病:高秆染病:矮秆抗病:矮秆染病=1 :1 :2 :2
B.高秆抗病:高秆染病:矮秆抗病:矮秆染病=2 :2 :1 :1
C.高秆抗病:高秆染病:矮秆抗病:矮秆染病=1 :1 :3 :3
D.高秆抗病:高秆染病:矮秆抗病:矮秆染病=3 :3 :1 :1
4、填空题 玉米紫冠(A)对非紫冠(a)、非糯(B)对糯(b)、非甜(D)对甜(d)有完全显?性作用。以紫冠非糯非甜玉米为母本,非紫冠糯甜玉米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得到F1代植株。对F1进行自交和测交,得到8个自交穗和7个测交穗。F1自交和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F1自交后代出现的新类型有____________种。?
(2)以上三对相对性状符合基因分离定律的是____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可在________?(填“全部”或“部分”)自交穗上观察到F2代性状分离现象。?
(3)F1测交后代呈现1:1:1:1分离比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是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实质是_________。
(4)F1自交后代中紫冠甜的个体所占百分比________。
(5)由于玉米含赖氨酸较少,科学家采用了________技术,将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导入玉米体内,在玉米植株内成功表达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5、选择题 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
[? ]
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
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