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肾上腺素是临床上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肾上腺髓质能分泌肾上腺素;某些神经元也能分泌肾上腺素进入突触间隙,可以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也可以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肾上腺素继续分泌;多数最终又被突触前膜摄取,并贮存在突触小泡中,实现多次重复利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敏性休克是特异性免疫功能缺陷引起的疾病
B.肾上腺髓质所分泌肾上腺素可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C.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肾上腺素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D.上述事实表明机体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稳态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是通过体液运输的,可以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肾上腺素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肾上腺素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上述事实表明机体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而过敏性休克是特异性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疾病。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肾上腺素为素材,综合考查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各组疾病,由激素分泌失调引起的是
A.色盲和软骨症
B.侏儒症和肢端肥大症
C.呆小症和白化病
D.夜盲症和甲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色盲是遗传病,软骨症是指因维他命D缺乏或代谢过程异常造成骨质生长迟缓的疾病,其症状为全身酸痛,生长发育不良等,应及早治疗(补充维他命D及钙质)。故A错误。侏儒症是由于幼年生长素分泌过少引起的症状,肢端肥大症成年人生长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症状。故B正确。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症状。白化病是遗传病。故C错误。夜盲症是缺少维他命A引起的疾病,甲亢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症状。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激素的调节生理活动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外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其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
B.若抑制某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D.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痛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示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可推出⑤④②①分别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③为突触。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若①发生反应,说明反射弧完整和正常,否则,反射弧不完整、不正常,故A正确;兴奋的传递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所以抑制神经元的呼吸作用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故C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中发生了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此过程有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故C正确;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兴奋能传到效应器,但不能传到大脑皮层,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传递原理。
点评:本题以反射弧图为载体,综合考查兴奋的传导、传递原理及考生的识图能力,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涉及生物体内有关水的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氨基酸R基的羧基中的氧用18O标记,则在其参与形成多肽时,脱去的水中一定含有18O
B.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需要水参与
C.如果白天用含18O的水浇花草,周围空气中的H2O、O2中都可能有检测出18O
D.人体因花粉过敏,血管壁通透性降低,会使水分大量积累在细胞间隙,导致组织水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脱去的水中来自氨基与羧基,与R基无关;基因翻译过程是氨基酸脱水形成多肽和多肽折叠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是产生水而非水参与;白天用含18O的水浇花草,花草通过蒸腾作用蒸发到空气中含18O的水;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含18O的水光解,释放18O。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