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
B.酶
C.pH值
D.渗透压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正常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内环境的稳态。A、C、D三项是属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而酶不是内环境稳态的影响因素,酶是细胞物质代谢的催化剂,本身受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和渗透压等)影响,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考点:本题考查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
A.促进月季插枝生根
B.促进青香蕉变为黄香蕉
C.棉花的保蕾保铃
D.人工培育无子辣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图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激素①只作用于垂体,所以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后通过体液运输到作用部位
B.每一种激素只作用于一种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激素③不能同时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
C.寒冷情况下,激素①分泌量增加,导致激素②与激素③分泌量增加
D.摄入碘不足时,激素③分泌量减少,导致激素①与激素②分泌量增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所有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后通过体液运输到作用部位,且每一种激素只作用于一种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图中激素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作用于垂体;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寒冷情况下,激素①分泌量增加,导致激素②分泌量增加,激素②分泌量增加导致激素③分泌量增加。由于存在负反馈调节,摄入碘不足时,激素③分泌量减少,导致激素①与激素②分泌量增加,即激素③可同时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
点评: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只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同侧的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B.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不需要消耗能量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也需要借助于体液传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同侧的兴奋传导方向相同,故A错误。神经纤维生兴奋的传导需要消耗能量,故B错误。突触小体完成的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故C错误。神经递质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需要借助组织液的传递,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传导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图中甲、乙为人体内两种不同组织处的毛细血管,①②③表示某些化学物质。请据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三种化学物质中②和③可以是葡萄糖
B.若②为氨基酸,经吸收、运输,在组织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组织蛋白共要穿过5层生物膜
C.图中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乙
D.人进食1小时后,毛细血管内的胰高血糖素会迅速升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①→② 表示物质的消化过程,②和③可以是葡萄糖;A正确,氨基酸经过吸收、运输,在组织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组织蛋白,至少需要经过小肠上皮细胞(2层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4层膜)、组织细胞膜(1层膜),共要穿过7层生物膜;B错误。组织细胞内由于细胞呼吸产生CO2,图中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内;C错误。人进食1小时后,由于消化吸收,使得血糖含量迅速上升,超过正常范围,此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含量上升,使得血糖恢复正常值;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