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图2表示实验结束时培养液中各种养分的浓度占实验开始时浓度的百分比,根据测定的结果不可推知的是

A.番茄和水稻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均具有选择性
B.水稻培养液中Mg浓度的增加是根细胞分泌的结果
C.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和对水的的吸收不成比例
D.水稻对Ca和Mg,番茄对Si的吸收能力低于它们对水的吸收能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培养液中各种养分的浓度变化不同,可见番茄和水稻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均具有选择性;由于测定的是培养液中各种养分的含量,而没有单独测定Mg的变化,引起培养液总量的变化,所以水稻培养液中Mg浓度的增加无法推知是根细胞分泌的结果;培养液中各种养分的浓度变化,只能证明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和对水的吸收不成比例;Ca、Mg、Si的浓度增加,说明水稻对Ca和Mg,番茄对Si的吸收能力低于它们对水的吸收能力;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会分析坐标图及离子浓度变化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细胞或细胞结构中,能合成多糖的有
①叶绿体 ②肝细胞 ③蓝藻 ④核糖体 ⑤线粒体?⑥高尔基体 ⑦S型肺炎双球菌
A.②③④
B.①③⑤⑦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⑥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来合成糖类,肝细胞能合成肝糖元,蓝藻细胞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糖类,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而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纤维素属于多糖,S型肺炎双球菌具有多糖荚膜。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和细胞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巨大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
B.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和蛋白质
C.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直接相连从而实现相互转化
D.肝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只有线粒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核糖体无膜结构;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磷脂)和蛋白质;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通过“出芽”方式实现相互转化;肝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线粒体和核膜。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基础题。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人、兔、牛等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则成熟的红细胞
A.不能完成DNA的复制和转录
B.不能进行细胞呼吸产生ATP
C.不可用于制备细胞膜
D.只能进行无丝分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种子的主要区别是
A.种皮有无
B.胚的大小
C.胚乳来源不同
D.胚乳有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被子植物种子中的胚乳(3n)是由受精极核(三核融合的产物)发育而成;裸子植物种子中的胚乳(n)是由雌配子体的一部分发育而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