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非洲人群中,每一万人中有1个人患囊性纤维原性瘤,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一正常女性与一正常男性生有一患病孩子,此后该女性与另一名正常男性再婚。他们若生孩子,患此病的几率是
A.1/25
B.1/50
C.1/100
D.1/20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基因频率及遗传规律。由题干可知囊性纤维原性瘤的基因型频率为1/10000,则囊性纤维原性瘤的致病基因(a)频率为1%,正常基因(A)频率为99%,该女性基因型为Aa,与其婚配的正常男性为Aa的概率为(2*1%*99%)/(2*1%*99%+99%*99%)=2/101,则二者后代出现患儿的概率为1/202,与D选项接近。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化学降解法是一种传统的测定DNA碱基序列的方法。特定化学试剂的处理能使DNA单链在某种特定碱基处断开,且每条链只在一处断开;利用凝胶电泳可将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彼此分离,通过放射自显影可使带标记的DNA片段在X光底片上显现出相应谱带。下图为测定已标记后的DNA片段中胞嘧啶位置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特定化学试剂的作用是破坏碱基之间的氢键
B.此过程需解旋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的参与
C.测定此DNA片段中鸟嘌呤位置时,X光底片上会显现2种不同长度的谱带
D.从理论上分析,按图中模式操作两次即可测定出DNA片段的全部碱基顺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特定化学试剂的作用可能是破坏某种核苷酸 ,A错误;DNA双链分开是在高温下进行的,不需要解旋酶,使用化学试剂使链断开,不用限 制性核酸内切酶,DNA没有形成双链,不使用DNA聚合酶,B错误;DNA分子的一条链被处理后,获得的混合物被32P标记的有2种,因为在该链中含有2个鸟嘌呤,所以被32P标记的只有2种,C正确;从理论上分析,按图中模式操作三次即可测定出DNA片段的全部碱基顺序,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的结构及根据图示进行实验分析。意在考查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及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哪组是细胞衰老的特征
①细胞无限分裂?②水分减少,体积变小?③畸形改变?④酶活性降低
⑤色素积累?⑥易分散转移?⑦呼吸速度减慢?⑧膜透性改变
A.①③⑥
B.①②⑤⑦
C.②④⑤⑦⑧
D.②④⑥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衰老细胞水分减少,体积变小,酶活性降低,色素积累,呼吸速度减慢,膜透性改变,所以上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体内的各种干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B.长期酗酒或抑郁会增加细胞癌变的可能性
C.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要受到基因的严格调控
D.有些原生动物的细胞中有伸缩泡,可以增大细胞的相对表面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动物体内的细胞一般不具有全能性,细胞核仍具全能性。长期酗酒或抑郁会使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增加细胞癌变的可能性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细胞凋亡的过程,受到基因的严格调控,原生动物细胞中的伸缩泡可以调节渗透平衡,而细胞内的膜面积增大了生物膜面积,也增大细胞的相对表面积。所以A选项错误。
考点:考查有关细胞的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同一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和后期的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
A.1:2 和1:2
B.1:1和1:1
C.1:2 和1:1
D.1:1和1: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 分子数为1∶1时,即一个染色体上含一个DNA,或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所以应该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而在有丝分裂前期,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