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把32P标记的磷酸分子加入某细胞培养液中,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
A.ATP中远离A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
B.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C.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该过程发生了ATP-ADP循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加入标记的32P的磷酸分子,磷酸分子可做为ATP合成的原料之一。短时间内在部分ATP上发现了32P,说明这部分ATP是在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后合成的。
可说明:这部分ATP是重新合成的。又因为这部分32P出现在末端,可推测ATP的末端磷酸键容易断裂,进而重新合成了新的ATP。也就证明了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考点: ATP的结构:A-P~P~P ,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可看到分生区多数细胞属于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有丝分裂各时期中,间期在前,分裂期(包括“前、中、后、末”四个时期)在后,间期的时间远远大于分裂期;所处的时期时间越长,看到该时期的细胞数目越多。故选A考点: 分裂期与分裂间期的比例。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并识记分裂期所占的比例以及各时期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错误的说法是

A.AB段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
B.BC段细胞中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C.CD段表示分裂期的后期
D.纵坐标中N=1或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当没有姐妹染色单体时,DNA=染色体数,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当有姐妹染色单体时,DNA=姐妹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的2倍,所以N=1;AB段形成姐妹染色单体,处于细胞分裂间期;CD段姐妹染色单体消失,处于细胞分裂的后期。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细胞有无姐妹染色单体判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稻田中养鱼腥藻(蓝藻)的好处是
(1)固定大气中的风;(2)从太阳光获得能量;(3)与水稻根共生。
A.只是(1)
B.只是(2)
C.只是(3)
D.(1)和(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蓝藻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固氮作用,但不能根瘤菌那样与水稻根共生。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有30个腺苷和75个磷酸基,可以形成多少ATP
A.10
B.30
C.25
D.75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