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熟,并无涩味”,这是宋朝苏轼《植物粗谈·果品》中记录的一种方法。此文中“气”及其功能是
A.“气”指的是CO2,作用是使柿成熟
B.“气”指的是赤霉素,作用是去除柿的涩味
C.“气”指的是乙烯,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D.“气”指的是生长素,作用是促使子房发育为成熟的果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主要由成熟果实产生,是唯一的气体植物激素,所以成熟木瓜能够释放乙烯,促进未熟红柿成熟。
考点:本题考查乙烯的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要求学生熟记乙烯的形态和功能。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其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反射是由一定的刺激引起的,其发生需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反射和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有关人体内两种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体液免疫主要依靠抗体在内环境中完成清除功能
B.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激活靶细胞内的寄生病原体,使病原体凋亡
C.在HIV侵入人体的初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会发挥清除作用
D.人体内通过细胞免疫可以对细胞的癌变进行监视和清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甲图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乙图是突触结构放大图,请结合两图,判断以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刺激A点,膜外电位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电表B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乙图中与D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C.物质D能特异性作用于F,使后膜C发生兴奋或抑制
D.由于D只能由E释放,决定着兴奋只能由A单向地传递到C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刺激A点时,兴奋先到达距微电流计近的一端,引起指针偏转,之后到达距微电流计远的一端,再次引起指针偏转,两次指针偏转的方向相反,A正确
D是神经递质,属于分泌蛋白,合成分泌蛋白过程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错误;
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后膜C发生兴奋或抑制,C正确;
由于神经递质只能有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的在突触中单向传递。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兴奋的传递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兴奋在神经元、神经纤维中的传递。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图中①为感受器,⑤为效应器,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完整的反射弧是由①③⑤构成的
B.在a点给予刺激只有d点产生兴奋
C.在b点给予刺激d点可以产生兴奋
D.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而不能传到胞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是由①②③④⑤构成的,A错误。在a点给予刺激有bcd点产生兴奋,B错误。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也能传到胞体,D错误。本题选C。
考点:反射弧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射弧上兴奋传导的特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