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据报道,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其原因主要是
[? ]
A.干旱少雨,饮水缺乏
B.天敌过多,大量被捕食
C.食物严重不足
D.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变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 ]
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B.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
C.长年旱灾,赤地千里
D.地壳运动频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
C.人口的过度增长会造成资源枯竭,环境容量降低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梅托斯(Meadows)于1970年提出的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模型(如下图)。根据模型分析,人口激增不会导致发生的是

[? ]
A.土地资源利用过度,因而不能继续加以使用,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B.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发生严重枯竭,工业产品的产量也随之下降
C.环境污染严重,进一步加速了作物的减产,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
D.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地球毁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下表是我国1981年35~45岁受教育程度不同的育龄妇女的生育子女数情况,依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在下图所示的坐标图中绘制农村和城市妇女生育子女数曲线。(农村用实线表示,城市用虚线表示)

(2)从上表中可知人口的生育率与_______成反比。当前,我国计划生育的重点在农村。结合上述材料你认
为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落实计划生育政策?__________。
(3)分析上表,谈谈提高人口素质与控制人口数量之间的辩证关系。
(4)我国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2)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高低? 发展地区经济和教育、提高人们尤其是妇女的受教育水平
(3)生育率和多胎率随着育龄妇女文化程度的上升而下降。文化程度的高低是人口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文化教育程度低,人口素质差,生育率高,人口增长快,教育基金少,受教育程度下降,人口素质进一步降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反之,则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既提高了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也有利于人口数量的控制
(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