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这两种染色剂同时对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看到的结果应该是

A.细胞质与细胞核皆为绿色
B.细胞质与细胞核皆为红色
C.细胞质为绿色,细胞核为红色
D.细胞核为绿色,细胞质为红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温度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植物进行黑暗处理12h,然后光照12h。测定植物氧的释放和吸收速度的结果如下。24小时内,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和植物呼吸消耗的氧气的总体积分别约为

A.2400 cm3和50cm3
B.6000cm3和1200cm3?
C.2400 cm3和1200cm3
D.3000 cm3和1200cm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是综合能力测试的又一目标之一。新陈代谢知识涉及的是生物体内的生理生化过程,其研究成果常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考察这类目标的试题,要求考生能看懂题干中图表所包含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本题在考察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同时,重点考察读图的能力。首先同学们要明确,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黑暗条件下的前12小时,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强度是50cm3/h,后12小时,即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呼吸强度不变。但光合强度是(200+50)cm3/h,所以,24小时内,植物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50×24=1200cm3;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是250×12=3000cm3,答案为D。本题易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在计算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时,容易忽视的是光合作用产生的已经被呼吸作用消耗掉的氧气量,从而误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神经递质受体蛋白
B.小肠绒毛细胞膜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载体蛋白
C.线粒体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有利于附着更多的有氧呼吸酶
D.叶绿体类囊体结构增大了膜面积,有利于附着更多的光合色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神经递质是由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突起(突触小体)释放,被下一个神经元细胞体膜或树突膜上的受体识别,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受体是位于神经元细胞体膜或树突膜上,A错;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绒毛细胞膜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载体蛋白,有利绒毛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和无机盐等,B正确;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需要大量的酶,线粒体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有利于附着更多的有氧呼吸酶,保证反应的顺利迅速完成,C正确;叶绿体类囊体结构薄膜是光合作用光反应场所,需要光合色素吸收光能来进行光反应,. 叶绿体类囊体结构增大了膜面积,有利于附着更多的光合色素,使光反应顺利完成,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光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利用地窖储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CO2浓度较高,有利于
A.降低呼吸强度
B.降低水分吸收
C.促进果实成熟
D.促进光合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地窖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答案A。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6,天冬酰氨的R基为(—C2H4ON),现有分子式为CXHYOZN17S2的一条多肽链,其中有2个天冬酰氨参与组成。则该多肽的分子量最大约为
A.1638
B.1854
C.1890
D.214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题中所给的多肽的分子式可以看出,该肽链中含有17个N原子,其中有两个来自于天冬酰胺的R基,其他的15个N原子则是来自通式中的氨基,可知该肽链是由1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所有氨基酸总分子量为126*15,形成过程中脱去了14个水分子。故肽链分子量未126*15-14*18=1638.
考点:本题考查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题中所给天冬酰氨的R基为(—C2H4ON)是有着特殊意义的,因为其中有一个多出来的N原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