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导致该地区人群中癌症发生率明显增高,致癌因子属于
A.物理因子
B.化学因子
C.病毒因子
D.细菌因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辐射属于物理致癌因子,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图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模式图,该时期是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过程。由图可知,该时期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级,这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特征。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是
A.无丝分裂
B.减数分裂
C.有丝分裂
D.细胞伸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
B.选择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DNA和蛋白质
C.实验结果表明噬菌体DNA没有进入大肠杆菌
D.混合培养的时间、温度等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先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细菌,再用噬菌体去侵染被标记的细菌后,用被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通常用35S、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分子,噬菌体把DNA分子注入到细菌体内而把蛋白质外壳留在体外,所以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考点: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DNA分子有2000个脱氧核苷酸,已知它的一条单链上碱基A : G : T : C =" 1" : 2 : 3 : 4,若该DNA分子复制两次,则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
A.800
B.1000
C.1200
D.140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已知条件DNA一条链上A占1/10,另一条互补链上A∶G∶T∶C=3∶4∶1∶2,则A占3/10,复制时以两条DNA母链为模板,共需A:(1/10)×1 000+(3/10)×1 000=400个。或据一条链上A+T的比例为4/10,则DNA分子中A+T的比例也是4/10,所以DNA分子中A+T的碱基数量为2 000×40%=800个,又据A=T,所以A=400个;1个DNA分子复制两次后成为22个DNA,由于是半保留复制,故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2-1)×400=1200个;故选C。
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计算,半保留复制的计算。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平时应该加强训练。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