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1)在农业生产研究上,常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培养,从土壤中分离纯化菌种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
(2)若用培养基(NaNO3、KH2PO4、NaH2PO4、MgSO4·7H2O、KCl、H2O)培养纤维素分解菌还必须加入____作为该菌的______。
(3)近几年植物组织培养已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上开辟了令人振奋的众多新领域。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在培养过程中_______操作是至关重要的,其培养基应包括_____、蔗糖、维生素、水等营养物质,还应加入______和______作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4)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要进行壮苗锻炼,目的是让其获得植物表面的蜡质和角质层等保护组织,并提高______和______。
2、选择题 下列关于克隆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动物细胞的培养其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B.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
C.动植物细胞培养都需要经过脱分化处理
D.小鼠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3、选择题 “白菜—甘蓝”是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期短,耐热性强和易于储藏等优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除去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可运用的酶是纤维素酶、淀粉酶和果胶酶
B.通常可诱导上述原生质体相互融合方法是PEG和灭活的病毒
C.愈伤组织形成
D.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诱导产生了新的细胞壁
4、连线题 下图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示意图,请据此回答:

(1)图中完成植物体细胞融合的过程是(填编号)_______。
(2)在②过程中,可用的化学诱导剂是_________,可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若在容器中放置若干ab结构,诱导完成且假设所有细胞都发生了融合,然后经③过程,形成的d细胞的类型有_________种(这里仅考虑2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从中选出_________进行培养。
(3)f称为_________,该植株具有_________。
(4)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5、填空题 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过程如下:
外植体
愈伤组织
芽、根→植株
请回答:
(1)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苗时,一般选取____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____。
(2)在过程①中,常用的MS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___,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_____,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接种后2~5d,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污染,原因可能是____。
(3)在过程②中,愈伤组织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原因可能是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