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并增加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
B.将DNA丝状物放入二苯胺试剂中沸水浴后冷却变蓝
C.常温下菜花匀浆中有些酶类会影响DNA的提取
D.用玻棒缓慢搅拌滤液会导致DNA获得量减少
2、选择题 下列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鸟类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C. 一个水池中的所有生物
D.一座山中的各种毒蛇
3、选择题 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所使用的试剂、操作及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试剂:柠檬酸钠溶液? 操作:与鸡血混合? 作用:防止血液凝固
B.试剂:蒸馏水?操作:与鸡血细胞混合? 作用:保持细胞形状
C.试剂:蒸馏水?操作:加入到溶解有DNA的2mol/L的NaCl溶液中? 作用:降低NaCl溶液的浓度,使DNA析出
D.试剂:二苯胺试剂?操作:DNA与二苯胺在沸水浴的条件下发生蓝色反应? 作用:鉴定DNA
4、综合题 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的含量显著增高,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一种酶的催化效率。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提取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并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等相关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lcm)。
主要试剂及仪器:1mg/mL的标准麦芽糖溶液、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步骤一:制备酶溶液。

步骤二:略。
步骤三:取6支干净的、体积相同并具刻度的试管依次编号,按下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注:+表示碘液变蓝色,表示碘液不变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表明:小麦种子发芽时,胚产生赤霉素,赤霉素扩散到糊粉层,诱导淀粉酶的合成。赤霉索诱导淀粉酶合成的主要机理是_________。选用萌发的小麦种子提取酶液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
(2)步骤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3)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发现试管4中碘液不变色,能否据此推断α-淀粉酶的最适合温度一定是60℃?_______。理由是______。该实验中不能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若要进一步研究小麦种子中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则需获得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请简要写出制各该种酶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题 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
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