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下图所示为人体反射弧组成及人体内环境组成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注:[? ]中填图中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人体中能接受外界温度变化刺激的感受器是甲图中的_________。在反射弧中能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 ]______。
(2)甲图中⑤结构的末梢与肌肉细胞间形成_______,通过______传递兴奋,控制肌肉细胞的收缩或舒张。
(3)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组成包括______(填乙图中的序号)中的液体,当⑥中水分减少时,其浓度改变会引起垂体分泌的______含量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新吸收,使尿量减少。
(4)若乙图表示胰岛组织,如果⑥中血糖浓度明显增加,则刺激胰岛细胞合成分泌激素的变化是_______,以调节血糖浓度,实现________的稳态。
参考答案:(1)①? ? [③]神经中枢
(2)突触? ?递质(化学物质)
(3)⑥⑦⑨? ? 抗利尿激素? ? 增加
(4)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减少(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 内环境(机体)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是关于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③探究的是植物的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还是尖端下面一段
B.实验④中的单一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
C.实验⑤的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物质)可以透过琼脂块
D.实验①②③都能验证单侧光照射引起尖端产生的刺激(物质)发生横向运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实验①实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的,不能证明单侧光照射引起尖端产生的刺激发生横向运输;实验②一个有尖端,一个没有尖端,只能证明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也不能证明单侧光照射引起尖端产生的刺激发生横向运输;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当环境温度从25°C降至5°C,人体耗氧量、皮肤血流量及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少、减少、增加
B.增加、增加、减少
C.增加、减少、增加
D.增加、减少、减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当环境温度从25°C降至5°C,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温差变大,散热增加,为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需要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故耗氧量增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代谢,皮肤血流量减少,故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体温平衡调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D.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有关神经调节相关的知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所以C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图是人体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小肠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肌细胞所通过的内环境为:组织液→血浆→组织液
B.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C.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 X 是组织液,Y 是血浆,Z 是淋巴。小肠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肌细胞所通过的内环境为:组织液→血浆→组织液,A正确;肌细胞的无氧呼吸代谢产物是乳酸可导致组织液的 pH 略有降低,B正确;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淋巴进入血浆,C正确;内环境的稳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