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酵母菌等微生物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酵母菌将葡萄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色。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发酵液逐渐呈现深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
(2)为了提高葡萄酒品质可以在葡萄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可利用_______培养基来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酵母菌种。
(3)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的原因是_________。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可筛选出具有耐高糖和耐酸性的高产突变菌株,利用_________技术可大量获得突变菌所携带的特殊基因。
(4)在酵母菌的纯化培养中,培养基上会出现一些分别由一个酵母菌繁殖而成的________。为了能反复利用,需要将纯化后并经过繁殖培育得到的酵母菌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制成“凝胶珠”,这是使用_______技术来固定酵母细胞。
2、连线题 (附加题)如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同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X溶液为________,其作用是使________。
(2)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_______洗涤后才能转移到图2装置中。图2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
(3)在用海藻酸钠包埋酵母菌形成凝胶珠的过程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需注意______加热,然后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_________后,加入酵母菌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4)研究发现,固定化强度强的酵母颗粒发酵效果好,且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某机构利用上述装置,将2%、2.5%、3%的海藻酸钠分别用2%、3%、4%的X溶液进行凝胶化处理,所得到的固定化酵母颗粒的强度及在28℃下发酵48h后的酒精产量见表:

可以看出,随着X溶液浓度的增加,_________增加;凝胶固定化效果较好的海藻酸钠与X溶液的浓度分别是______、______。
3、连线题 某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酸钠来包埋小麦酯酶,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如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的活性和酶的数量)

(1)从图甲可以看出:固定化小麦酯酶比游离的小麦酯酶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更___________。
(2)从图乙可以看出:海藻酸钠浓度为______时的小麦酯酶活力最强。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酵活力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填空题 填写下表内容

5、选择题 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相关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图甲、乙、丙为部分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由甲图可知,固定化酯酶比游离酯酶对温度变化适应性更强
B.由乙图可知,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
C.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酯酶一般可重复使用3次,之后若继续使用则酶活力明显下降
D.固定化酶的酶活力较高,主要原因是增加了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