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代谢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
B.细胞增殖与分化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C.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是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础。
D.细胞代谢与增殖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代谢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故A正确。细胞增殖与分化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故B正确,D错误。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是生物遗传的基础,基因的变化是变异的基础,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是真核细胞染色体上基因的表达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的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
B.成熟mRNA上具有启动子、终止子
C.“拼接”时在核糖和磷酸之间形成化学键
D.翻译过程需要成熟mRNA、tRNA、氨基酸、ATP、核糖体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RNA的合成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故A正确;启动子、终止子位于DNA中,故B错误;“拼接”时是由一个核糖核苷酸的核糖和另一个核糖核苷酸的磷酸之间形成化学键(磷酸二酯键),将两个片段连接起来,故C正确;翻译过程需要成熟模板——mRNA、运载工具——tRNA、原料——氨基酸、能量——ATP直接供能、场所——核糖体等,故D正确。
考点:考查基因表达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分别将含有32P和35S的T2噬菌体与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混合,经过保温、搅拌、离心,再将沉淀出的大肠杆菌继续在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并对其释放出的子代T2噬菌体进行检测。下列对该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选择噬菌体做该实验是因为其结构中头部只含DNA,尾部只含蛋白质
B.对噬菌体进行放射性标记,需进行两次细胞培养
C.子代T2噬菌体中小部分含35S,大部分含有32P
D.使用32P标记后,沉淀物中放射性的强弱与其保温时间成正相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选择噬菌体做该实验是因为其结构只有DNA和蛋白质外壳;A错误。对噬菌体进行放射性标记,需进行两次细胞培养,才能获得两条链都被标记的DNA分子;B正确。子代T2噬菌体中不含35S,少部分含有32P;错误。该实验要求短时间保温,若保温时间过长,沉淀物和上清液中都出现反射性;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意在考查实验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在该链的互补链中A:T:G:C=2:1:4:3
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
D.与DNA分子中的碱基比例相同的DNA分子可以是不同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链的互补链中A:T:G:C=2:1:4:3,故A正确。在该DNA分子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有60个,复制2次需要180个,故B错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故C正确。碱基的排列顺序可以发生改变DNA分子可以不同,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结构与复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死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噬菌体直接利用大肠杆菌内的ATP作为能源物质
B.噬菌体在增殖时需利用大肠杆菌提供的脱氧核糖核苷酸
C.噬菌体在增殖时需利用大肠杆菌提供的核糖核苷酸
D.噬菌体利用自身的核糖体以大肠杆菌内的氨基酸为原 料合成蛋自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