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多灾并发,点多面广,部分地区干旱严重,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偏高。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与碳循环不平衡有关,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过度利用煤和石油使温室气体CO2大量释放
B.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C.某地区进行核试验造成A中出现部分“白化苗”,从而造成D减少,C增多
D.参与过程⑤的生物主要有腐生细菌和真菌,其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将有机碳变成无机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进行研究时,正确的研究对象是
[? ]
A.某生物个体输入和输出能量情况
B.同一营养级的全部生物能量输入与输出情况
C.该生态系统不同种群中全部生物能量输入和输出情况
D.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与输出情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图为某成熟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的总量、干物质量和呼吸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表面积木植物叶片的总面积数量。该数值越大,表示叶片交错覆盖的程度越大)。判断a、b、c三条曲线依次代表的三种物质量及为保持林木最大的生产量应采取的措施分别应是物质量:①干物质量 ②有机物的总量 ③呼吸量;生产措施:④禁止砍伐林木 ⑤适量砍伐林木,使林木保持合适的密度

[? ]
A.②③①、⑤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⑤
D.②①③、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连线题 某湿地生态系统主要由滩涂、藻类、浮游动物、红树林等部分组成。兴趣小组对该生态系统进行了调研。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用_______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红树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这种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
(3)兴趣小组根据调查到的生物类群绘制出碳循环图解(如图)。

①.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C、D分别代表_____、____。
②.图中为异养生物的是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③.信息传递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通过图中E、F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明信息能够调节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参考答案:(1)取样器(或捕捉器、采集罐、吸虫器等)
(2)光照
(3)①.分解者? 生产者 ②.B、C、E、F? ③.生物的种间关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
A.不同农作物对矿质元素需求的种类和数量不同,采用“轮种”可以合理地利用各种矿质营养
B.以作物秸秆为燃料发电,农作物中有机物可以彻底氧化分解,做到对农作物中物质和能量的充分利用
C.应用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改良品种,充分利用各种生物固氮措施,尽量施用农家肥,减少化肥的施用
D.设法提高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效率,尽量减少甚至不使用有害农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