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橡皮锤轻轻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不属于反射
B.刺激Ⅲ处,可在Ⅰ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C.剪断Ⅰ处,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
D.Ⅳ处的神经元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橡皮锤轻轻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这属于膝跳反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所以刺激Ⅲ处,不能在Ⅰ处检测到电位变化;剪断Ⅰ(传入神经元)处,敲击Ⅱ(感受器)处,产生的兴奋不能传递至效应器,所以小腿不能抬起;Ⅳ处是脊髓(低级中枢),受相应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和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属于反馈调节的实例的是
A.酸性果汁进入血液时,HCO3-、HPO42-等就会发挥调节作用使PH保持稳定
B.从室内进入冰天雪地,人体汗腺分泌减少并减少散热
C.抗原入侵机体使机体产生抗体,抗体可以与相应的抗原结合
D.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垂体的分泌活动减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等HCO3-、HPO42-等就会发挥调节作用使PH保持稳定,属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发生反馈调节,A错误;寒冷刺激传至下丘脑时,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就会支配汗腺分泌减少并减少散热,这属于反射,不属于反馈调节,B错误;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属于免疫调节,没有反馈调节过程,C错误;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属于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反馈调节机制的认识,意在引导学生能从系统的角度分析生命现象,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有关免疫的一系列变化的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过程,a~e表示细胞或物质。错误的是

A.图中b、d、e能够识别a
B.经④⑤⑥过程,产生e的数量多、速度快
C.有过敏反应的人初次接触过敏原时,无图示任何反应
D.图示体液免疫,② ③ 过程发生基因选择性表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项对,图中a、b、d、e分别是抗原、B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B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均能识别抗原;B项对,经④⑤⑥过程,属于二次免疫,产生抗体的数量多、速度快;C项错,初次接触过敏原时,过敏原引起机体产生体液免疫过程,但抗体吸附于某些细胞的表面,而不是分布于血清中;D项对,②、③过程属于细胞分化,发生基因选择性表达。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免疫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体液免疫的过程。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X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某种激素的受体Y结合,致使甲状腺细胞持续被激发,产生高水平激素Z所致。对患者使用寡核苷酸UDP可减弱Graves病的症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Graves病属于过敏反应
B.Y是促甲状腺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C.UDP可能会抑制X的分泌
D.患者代谢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稳态调节。过敏反应指的是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A错误。由题干可知与受体Y相结合的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由此可知该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B正确。UDP可减弱Graves病的症状,X分泌量减少可以减少该症状,C正确。由于该病症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而甲状腺激素具有提高代谢水平,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D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生理作用无关的是
A.扦插的枝条上保留一些芽和幼叶
B.棉农适时摘除棉花植株的顶芽
C.将未熟的柿子放入小麦种子中
D.移栽大树时,适当修剪掉一些枝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因为芽和幼叶可以产生生长素,因此扦插的枝条上保留一些芽和幼叶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A错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会抑制侧芽的生长,因此棉农适时摘除棉花植株的顶芽,有利于侧芽发育成枝条,B错误;小麦种子中含有较多的乙烯,乙烯能促进柿子成熟,C错误;移栽大树时,适当修剪掉一些枝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与植物激素无关,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