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生物膜的“三合板式”静态结构不能解释下列哪一种现象
[? ]
A.能够溶于脂质的物质优先通过细胞膜
B.变形虫的变形运动
C.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在膜中间
D.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
2、选择题 某同学为了观察渗透现象,设计了如下实验:用猪的膀胱膜将一漏斗口封住,再在漏斗里装上质量浓度为0.2g/mL的NaCl溶液,然后把漏斗浸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使漏斗管内的液面与烧杯中的液面一样高,但他始终没有观察到渗透现象。你认为他应该怎样改进该实验才能观察到明显的渗透现象
[? ]
A.把质量浓度为0.2g/mL的NaCl溶液换成质量浓度为0.3g/mL的NaCl溶液
B.把质量浓度为0.2g/mL的NaCl溶液改装到烧杯里,清水装在漏斗中
C.把猪的膀胱膜换为其他半透膜
D.把质量浓度为0.2g/mL的NaCl溶液换成质量浓度为0.2g/mL的蔗糖溶液
3、选择题 实验室中鉴别细胞死活,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死活。该实验所利用的细胞膜特性或功能是
[? ]
A.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保护细胞内部结构
C.流动性
D.选择透过性
4、选择题 下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高度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
B.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C.图(一)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率
D.图(二)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率
5、选择题 为测量植物细胞膜的透性,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进行下列实验: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min取出,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h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物溶液,通过测量这些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浸出物溶液的花青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对这个实验方案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缺乏对照组实验
B.缺乏对等量原则的描述
C.所选择的测量指标不能反映浸出物溶液中花青素的含量
D.实验目的是测量浸泡时间对植物细胞膜的透性影响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