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毛细淋巴管上皮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与淋巴
B.内环境中多余的水分主要通过尿液或汗液排出
C.人在寒冷环境中,皮肤的毛细血管处于收缩状态
D.感冒病毒的入侵不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毛细淋巴管上皮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组织液与淋巴,A项错误;内环境中多余的水分主要通过尿液或汗液排出,B项正确;人在寒冷环境中,为维持体温的稳定,需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皮肤的毛细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是减少散热的体现,C项正确;感冒病毒的入侵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与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某种止痛药不影响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最可能是( )
A.突触前膜
B.细胞体
C.突触间隙
D.树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不影响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则止痛药只能作用于突触间隙,因为突触前膜、细胞体、树突都是组成突触的结构成分。需要注意的是止痛药多种多样,有的就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钠通道外口的受体相结合而影响钠的移动,从而抑制神经冲动的传导。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止痛药为素材,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 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在正常海水中受刺激后神经纤维膜内电位由-70mV上升至+30mV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 海水中受刺激后神经纤维膜内电位由-70mV上升至-20mV
D.在Na+ 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可看出,起始阶段两曲线重合,故其静息电位相同,B正确;正常海水中含有大量Na+,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大量的Na+内流,使膜内成为正电位,膜外成为负电位,受刺激后神经纤维膜内电位由-70mV上升至+30mV,对应a曲线,所以A是正确的。若海水中Na+浓度较低,Na+内流少,产生的动作电位就较低,低Na+ 海水中受刺激后神经纤维膜内电位由-70mV上升至-20mV,对应b曲线,C正确;所以在Na+ 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不相同,D错。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技术措施中不属于预防接种的是
A.婴幼儿注射白百破三联针
B.为肝炎患者注射胎盘球蛋白
C.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D.为青少年注射乙肝疫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属于人工被动免疫,胎盘球蛋白属于抗体。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人体的内环境是一个液体环境,但不包括下列哪种液体
A.细胞液
B.血浆
C.组织液
D.淋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细胞液是存在于液泡中的液体,不属于内环境,故选A。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较简单。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