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能量是各种生命活动的动力,在人体中,糖原和脂肪都是
A.总能源
B.重要能源
C.直接能源
D.储能物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对如图曲线所对应的横、纵坐标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若横坐标表示O2浓度,则纵坐标可表示植物细胞对Mg2+的吸收速率
B.若横坐标表示环境中CO2浓度,则纵坐标可表示叶肉细胞的实际光合速率
C.若横坐标表示酶的浓度,则纵坐标可表示酶促反应速率
D.若横坐标表示时间,则纵坐标可表示将少量3H-亮氨酸注射到胰岛B细胞后核糖体上的放射性强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随着O2浓度,植物细胞对Mg2+的吸收速率过到一定后则相对稳定,A错误;若横坐标表示环境中CO2浓度,则纵坐标表示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B错误;酶的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成正比,C正确;胰岛B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胰岛素后,会进入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中加工,所以放射性应表现弱强弱的过程,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与物质运输及酶活性及分泌蛋白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关于下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
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不可能是蔗糖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甲中既显示了DNA的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又显示了四种核糖核苷酸,故A正确;图乙是ATP,分子中含有核糖,故B错;图丙是核苷酸的结构简图,其中含有脱氧核糖和核糖两种五碳糖,故C正确;蔗糖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二糖,动物体内没有,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DNA、RNA的区别、ATP的结构简式和二糖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实验室用甲、乙两发酵罐进行酵母菌发酵 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 中氧气和酒精的含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第2小时甲罐中的酒精和CO2的含量均低于乙罐的含量
B.甲、乙两发酵罐依次在第4小时和第5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C.实验结果表明酒精的产量随氧气含量的增多 而增加
D.在实验结束时甲、乙 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 化碳量之比为8:5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3小时内,甲罐中含有氧气,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在第2 小时甲罐中的酒精低于乙罐的含量,但CO2的含量高于乙罐的含量,A错误;
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甲在第5小时、乙第3小时时产生酒精的速率最快,说明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小时和第3小时内无氧呼吸速率最快,B错误;
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会受到抑制,随氧气含量的增多,酵母菌将进行有氧呼吸,不再产生二氧化碳,C错误;
甲中有一定量氧气,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为6,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为6;无氧呼吸时产生的酒精:二氧化碳=1:1,所以甲发酵罐产生的二氧化碳为18+6=24,乙发酵罐产生的二氧化碳为15,所以甲与乙发酵罐中二氧化碳比为24:15=8:5,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分析图示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的单体(基本单位)分别是
A.氨基酸、碱基、葡萄糖
B.氨基酸、磷酸、葡萄糖
C.葡萄糖、核苷酸、氨基酸
D.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蛋白质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核酸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淀粉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