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已知某DNA分子含有5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 A:G:T:C=1:2:3:4;该DNA分子连续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含鸟嘌呤的脱氧核苷酸4500个,则该 DNA分子已复制了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中共有500个碱基对,每条单链中含有500个碱基,一条链上A∶C∶T∶G=1∶2∶3∶4,所以碱基(G+C)占3/5,在整个DNA分子中(C+G)所占比例也为3/5,所以在每个DNA分子中,G=300个。消耗了4500个碱基G,说明增加了15个DNA分子,所以是复制了4次。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用15N标记的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上连续复制三次,则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DNA?分子与含14N的DNA分子数之比为
A.1:2
B.1:3
C.1:4
D.1: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复制3次共形成8个DNA,共中两个DNA为15N14N,6个DNA为14N14N,则含15N的DNA分子与含14N的DNA分子比为1:4。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酶①为DNA解旋酶,酶②为DNA聚合酶
B.图示体现了边解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C.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
D.将该模板DNA置于15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3/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的复制显著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图示有很好的体现,其中酶①为DNA解旋酶,打开双螺旋,酶②为DNA聚合酶,催化合成新的DNA链,A正确,B正确。复制结果是一个DNA变成两个子代DNA分子,分别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上,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随染色单体分开而分开,C正确。由于DNA是半保留复制,因而在15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00%,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特点,碱基含量计算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识图析图能力以及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末期,最活跃的细胞器分别是
A.中心体
B.核糖体
C.高尔基体
D.内质网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末期: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选BC。
考点:有丝分裂相关细胞器。
点评:相对基础,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的过关。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
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问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B.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调节光圈以增加视野的亮度
C.如果在低倍物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
D.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是死细胞,所以不能持续观察;低倍物镜下看到物象后才可以转换为高倍镜下观察。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