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由①②④组成
B.若①为肌细胞,剧烈运动时产生CO2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若①为肝细胞,人体在饥饿时葡萄糖的运输方向是①→②→③
D.③中含葡萄糖、二氧化碳、血红蛋白、甲状腺激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①是组织细胞、②是组织液、③是血浆、④是淋巴液,内环境是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构成的,A错;
剧烈运动时,人体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在线粒体,B错误;
人体在饥饿时葡萄糖由肝细胞分解肝糖原进入组织液,再有组织液进入血浆,提高血糖含量。故运输方向是①→②→③,C正确;
D中,血红蛋白是红细胞里面的物质,不在内环境中,故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内环境。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内环境的成分。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部分内环境模式图,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与该图有关的正确叙述是

A.3和5中都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B.葡萄糖由3进入2的过程是主动运输
C.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4
D.直接调节3中血糖平衡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3是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较少,A错;葡萄糖由血浆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协助扩散,B错;二氧化碳是在细胞内产生的,其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细胞内液,C正确;直接调节血浆中血糖平衡的神经中枢是下丘脑,D错。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内环境知识的要点的理解,具有识图能力以及思维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B.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D.在调节水平衡过程中,下丘脑只有合成、释放d激素的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下丘脑是人体的调节中枢。图中a、b、c、d依次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在人体水平衡调节过程中,首先是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然后由下丘脑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但由垂体释放,最后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当“康泰克”药问世时,可治疗病毒性感冒,疗效很高。几年后疗效逐渐降低,因为感冒病毒具有了抗药性,其原因可能是
A.病毒接触了药物后慢慢产生了抗药性
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抗药性个体的增多是选择的结果
D.后来的药量用的过少,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感冒病毒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并不是由外因引起的,而是内在的遗传与变异引起的。在未使用感冒药之前,感冒病毒就存在着差异,有的不具有抗药性,有的具有抗药性。开始用该药时,由于大多数病毒没有抗药性,故大量被药物淘汰,而少数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会保存下来,并能继续繁殖感染人群,当多次使用该药后,使抗药性更强的病毒被保留下来,这样一代一代,病毒积累并加强了抗药性,使该感冒药逐渐失去效应。所以药物对不同变异的病毒进行了选择,淘汰了不抗药的个体,保留了抗药性强的个体。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和变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康泰克”药为素材,考查遗传和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人连续高烧数小时,可能会导致一些细胞的损伤,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高温引起细胞内各生化反应速率变化不一致
B.高温引起线粒解体
C.高温引起遗传物质改变
D.高温引起细胞膜解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