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自身免疫病产生的原因是?
A.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
B.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
C.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的免疫反应
D.自身免疫功能不足引起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自身免疫病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的免疫反应,C正确。A选项属于正常的免疫反应,错误。B选项属于过敏反应,错误。D选项属于免疫缺陷病,错误。本题选C。
考点:自身免疫病
点评:本题考察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体稳态调节的描述,符合如图曲线走势的是( )

A.若横轴代表甲状腺激素浓度,则纵轴代表促甲状腺激素浓度
B.若横轴代表血糖浓度,则纵轴代表胰岛素浓度
C.若横轴代表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则纵轴不能代表尿量
D.若横轴代表环境温度,则纵轴代表恒温动物体内细胞中酶活性的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调节的作用,所以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会抑制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使促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浓度也随之升高;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所以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增大时,尿量随之减少;由于存在体温调节,所以环境温度升高时,恒温动物体内细胞中酶活性保持不变。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调节、血糖调节、水平衡调节和内环境稳态。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出随着横坐标增大,纵坐标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即前者增大,而后者减小。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液构成了人体的体液
B.3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
C.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降低
D.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丙液减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乙、丙液构成了人体的细胞外液,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A错误;3中的有氧呼吸产物为二氧化碳,可参与体液调节,调节PH和刺激人体的呼吸,B正确;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增大,C错误;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丙液增多,形成组织水肿,D错误。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对图中甲~丁生命活动或生物现象变化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曲线II和曲线I相比较,酶促反应速率慢,这是由于低温影响了酶的催化效率
B.乙图中,影响曲线AB段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C.丙图可表示艾滋病患者体内HIV的数量变化情况
D.丁图中,曲线BC段的生理效应是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促进作减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温度可以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酶促反应的速率越低。A正确。在AB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吸收CO2的量也增加,即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因此限制因素应是光照强度。所以,B错误。艾滋病感染者在潜伏期HIV不增值,但这一时期过去后会迅速增值,并摧毁人的免疫系统。C正确。整个纵轴均表示促进生长,只不过BC段促进生长的作用减弱,因为超过了最适浓度。D正确。
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识图能力。
本题比较容易。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泌物通过体液只能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B.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使靶细胞代谢发生变化,内分泌细胞与靶细胞进行了信息交流
C.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的时间越长,说明这种激素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分泌细胞分泌物通过体液能运输到身体每个部位,但只能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A错;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能对靶细胞的生命活动起到调节作用,内分泌细胞通过激素与靶细胞进行了信息交流,B正确;生物催化作用是酶的功能,激素没有此功能,C错;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发挥作用以后会被分解,若长时间结合,会降低调节的灵敏性,D错。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具有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