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神经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B.突触后膜内的Na+会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到突触后膜外
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D.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Na+通过被动运输内流到细胞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神经递质分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当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进入细胞内,当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Cl-内流进入细胞内。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如下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示意图。突触2甘氨酸(Gly)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作为神经递质,它的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兴奋抵达时,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y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Gly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可使阴离子内流,导致A处的兴奋不能传至B处
B.图中没体现的内环境组成成分是血浆和组织液,左图a段表示静息电位,b点时膜外是正电位
C.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Gly可通过主动运输回到本细胞再被利用,图中结构①表示载体蛋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右图可知,当兴奋抵达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Gly到突触间隙,并与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乙结合,使离子通道开放,离子内流,因为该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即A处的兴奋不能传至B处,也就是说该离子内流的结果是维持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应该是阴离子内流;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淋巴三部分组成,突触间隙是组织液,因此图中没有体现的内环境构成部分是血浆和淋巴,坐标图中a段表示静息状态时膜内电位,b点时膜受刺激,膜电位转化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即b点时膜外是负电位;图中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y可通过结构①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结构①表示载体蛋白,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作用。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功能、内环境和神经调节的相关内容。
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膜功能、内环境和神经调节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审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难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或细胞间的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当e被切断时,刺激a,机体将没有感觉
B.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a分泌d、b分泌e都具有抑制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
D.如果该图为细胞免疫过程,则a为巨噬细胞,b为效应B细胞,c为靶细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当e被切断时,刺激a,机体有感觉,不能运动,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d表示转录,e表示翻译,转录除在细胞核进行外,在原核细胞细胞质,真核细胞线粒体叶绿体都能进行转录,所以C错;如果是细胞免疫过程则b应该为T细胞,D错。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为研究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机制,研究人员对实验动物做了下列实验。
A.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支配又受体液调节
B.胃内消化的食物直接刺激胰腺分泌胰液
C.引起胰液分泌量增加的物质是盐酸
D.胃酸刺激神经,使胰腺分泌量增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①说明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②③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受体液调节,②③④说明在胃酸的作用下十二指肠产生的物质会促进胰液分泌。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机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
A.皮肤和黏膜
B.血液和消化液
C.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
D.溶菌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方式
点评:基础题,需要学生熟悉人体抵抗外来干扰的三道防线。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