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A.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故本题选B。
考点: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
点评:本题考查了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是反射弧示意图,其中E表示感受器、A表示效应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处进行电刺激,则在A、E处均能测到膜电位变化
B.②处进行电刺激,则该处膜内电位将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C.②处进行电刺激,则B处将会出现兴奋传导现象
D.①处进行电刺激,能引起C处释放神经递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具有双向性,在突触处的传递具有单向性。在①处刺激,在A处可检测到兴奋,E处检测不到,②处进行电刺激,B处会出现兴奋传导现象;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由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①处刺激,C处不能释放神经递质。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判断出突触结构中的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同时要求考生对神经调节中的基础知识有深刻的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神经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他刺激)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和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次发生在:
A.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B.刺激部位、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C.刺激部位、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D.刺激部位、突触小体、突触后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圣经系统的兴奋性。神经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过程中,在突触结构部位进行细胞间的传递。在刺激部位发生了机械刺激转变为电信号,在突触小体发生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在突触后膜发生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甲图是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的植物的生长素运输情况,乙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丙图是来自同种植物相同部位的茎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生长素水平方向①②的运输方式是简单扩散
B.图乙中曲线②代表的是根
C.将丙图两茎段正确插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易存活的是②
D.甲图根部与顶芽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时,则近地侧浓度范围对应于图乙中的(c~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生长素是极性运输,为主动运输,故A错。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依次下降,图乙中曲线②代表的是芽,①代表根,故B错。①带有芽,会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故较易成活,故C错。根部与顶芽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时,因为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这时的生长素浓度会抑制根的生长,因此近地侧浓度范围对应于图乙中的(c~d),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和识图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各种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综合作用的最恰当实例是
A.鼠妇受到刺激身体缩成一团
B.小鸡模仿母鸡用爪扒地索食
C.蚂蚁聚集在糖的周围
D.春季青蛙开始繁殖后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选项中的活动是神经调节,而C选项中的活动是激素调节,在春季日照时间逐渐变长,长日照刺激蛙的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分泌性激素,开始繁殖活动。所以D选项的生理活动是神经调节与内分泌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