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容器中的氧气减少24ml,二氧化碳增加48ml,则一小时内酵母菌无氧呼吸所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
A.1/3倍
B.1/2倍
C.2倍
D.3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密闭容器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根据化学反应式:C6H12O6+6H2O+6O2酶→6CO2+12H2O+大量能量,可得氧气消耗24ml,产生的二氧化碳是24ml,故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是24ml。再根据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能量,根据比例可得,无氧呼吸所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
考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点评:本题考查了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属于中档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证明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是?
A.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浅
B.液泡由大变小,紫色变深
C.液泡由大变小,紫色变浅
D.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质壁分离指细胞壁跟原生质层发生分离,观察的指标就是看液泡的大小及颜色。质壁分离过程液泡由大变小,紫色变深;复原过程是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浅。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质壁分离的现象。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质壁分离的过程。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高温淀粉酶在应用前,需要对该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下图中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活性相对最高酶所占的百分比。曲线②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而得到的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明,当温度为80℃时,该酶活性最高
B.该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
C.曲线②上35℃数据点是在60~70℃时测得的
D.曲线②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迅速下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结合题干,曲线①表明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A项正确;该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因为此温度下不仅酶活性较强,且残余活性也强,B项正确;曲线②上35℃数据点是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即80℃)测得的,C项错误;曲线②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酶活性测定的有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少,其原因是
A.只发生在低等生物中
B.反应过程比较简单
C.酶的催化效率不高
D.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于无氧呼吸时有机物分解不彻底,所以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少。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的关系
B.图②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C.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D.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酶的有关内容。由图可知,酶量增加一倍时,酶促反应速率从开始就增加一倍,A正确;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能尽快达到最大值,B正确;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Fe3+的催化效率高,生成物量能尽快达到最大值,C正确;图③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D错。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