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有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实现了“将人体的卵细胞培育成囊胚”的实验,则在以下推测中,有可能正确的是
①如果该囊胚真能发育成成体,则其遗传特性和母本完全相同
②如果该囊胚真能发育成成体,其性别是男性的概率为1/2
③如果使囊胚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的将是一个纯合的二倍体
④如果该囊胚真能发育成成体,该个体患遗传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囊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来,如果该囊胚真能发育成成体,则其为单倍体,而母本为二倍体,①错;该囊胚中只含X性染色体,不含Y染色体,其性别是男性的概率为0,②错;囊胚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的将是一个纯合的二倍体XX,如果该囊胚真能发育成成体,该个体患遗传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据报导最新的生物科技抗癌手段:是从患者体内抽血采集单个核细胞,经体外培养及诱导,以获取成熟的,具有识别肿瘤细胞能力的抗原递呈细胞和数量更多、更有活性和杀伤力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再将这两种细胞分次回输到患者体内,用他们来对癌细胞进行特异性杀伤。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单个核细胞类似于造血干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B.在体外培养单个核细胞的合成培养基中,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一些天然成分
C.上述的两种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不会发生排斥反应
D.单个核细胞经过诱导后,细胞内有部分基因发生了突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单个核细胞,经体外培养及诱导,以获取成熟的,具有识别肿瘤细胞能力的抗原递呈细胞和数量更多、更有活性和杀伤力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是利用基因选择性表达相应的基因的结果,基因并未发生突变。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除线粒体外分别起作用的细胞器是
A.染色体、内质网、叶绿体
B.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C.染色体、中心体、叶绿体
D.核糖体、中心体、内质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有丝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所以核糖体活动增强,动物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缍体,中心体活动加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形成细胞板再形成细胞壁,所以高尔基体活动增强。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马的体细胞有64条染色体,它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四分体的个数、卵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分别为
A.32和0
B.64和32
C.16和32
D.32和3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马的体细胞有64条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32对。初级卵母细胞中联会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共有染色单体4条,叫做一个四分体,共有32个四分体。卵细胞中共有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不能成对存在。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含15N的原料中培养的具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精原细胞,转入含有14N的原料中继续培养,进行1次有丝分裂后再进行1次减数分裂,产生的8个精细胞中(无交叉互换现象),含14N、15N标记的DNA分子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依次是
A.100% 50%
B.25% 50%
C.25% 100%
D.50% 5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量的变化规律及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可以判断出,精原细胞进行1次有丝分裂后得到的两个子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均含有一条15N和一条14N的单链,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只复制一次,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只有一半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15N标记,而所有的DNA分子都含有14N,所以最终的8个精细胞中有一半含有15N标记,均含14N标记。所以A选项正确。
考点:考查细胞分裂与DNA复制、同位素示踪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